第149章(3 / 7)

这种的情况只有在引入装甲掷弹兵之后才得以改善,毕竟装甲掷弹兵本身就是机械化的作战单位。

除此之外,指挥当局别无选择,只能创造更多的信息流通机会去传递这些重要的调研结果。

不学无术的指挥官们通常会下一些有毛病的命令,比如将“虎”式部署在固守阵地上,或是在让“虎”式在“防御”作战的模式下排成一行,甚至还会强制命令“虎”式不准离开阵地。

即便是在防御战中,时刻让坦克做好行动的准备,以便在反击中正面击退正在集结的敌人,甚至是通过精细而谨慎的微操,让坦克机动至敌人的侧翼并对其进行迂回包抄,给敌人造成重大的损失,也总比让坦克蹲在固定阵地上一动不动要有效得多。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避免将装甲部队分散,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持装甲部队的核心力量。

坦克不应只满足于站在良好的射击阵地上将正在进攻的敌军坦克击退而已,而是应该将敌军彻底消灭,将敌军从所能观察到或是认为他们所存在的区域中彻底抹去。

为此,自身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发起进攻。

当真正地遇上为把握局势而有所需求的情况时,才能投入尽可能多的装甲部队去进行防御。

装甲战必须在有纵深的时候才能够进行。

在任何时候,指挥官的手里都必须得有一批随时能听候调遣的坦克作为储备,尤其是一些大口径的坦克,如V号坦克和VI号坦克。

“虎”式主炮的射程很远,由此,对于指挥官而言,可供选择的“虎”式部署位置也很多。

换而言之,可以只用少数的装甲部队封锁前线阵地,然后将剩下的绝大部分的装甲部队部署在阵地斜后方或是高地上,布置出交叉火力,进而形成一个十分灵活的防御阵地。

“虎”式从远距离上对敌军开火来震慑敌军的同时,还能打乱敌军的进攻阵型,对其队列的纵深造成影响。

这将对进攻中的敌军造成很大打击,毕竟在“虎”式快速开火的情况下,敌军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进而减缓敌军进攻的势头。

有大量的叙述能够表明,在局部范围内,即便仅有几辆“虎”式,他们也往往能通过自己的存在将敌军驱除。

如果防御阵地前已确认没有了敌军的存在,或是敌军被迫停止了进攻,那么继续将所有的坦克都留在原先的阵地上是不明智的选择,因为敌军将能轻易地侦察到我方防御阵地的布置。

可以留下少量的装甲车辆用于观察与警戒,将绝大多数的装甲车辆撤到隐蔽的掩体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对掩体进行良好的伪装(如林木茂密的森林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掩体必须能允许装甲车辆在警报响起时能迅速地离开并驶入自己负责的阵地。

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标出前往这些阵地的路线。

车组乘员必须尽可能精确地测定好从自己的阵地到视野内一些特定地标之间的距离,以便炮手能更快地校准距离,对侦测到的敌军目标进行更精确地打击。

这样的战前准备通常是在射程表的帮助下完成的,即在阵地地图的草图上标记出重要的地标以及这些地标与阵地之间的距离。

临近战争结束时,部队完全改用了迟滞作战这种作战模式,但这种作战模式在德军作战条例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及。

显然,以长距离行军的方式进行的迅速转移,以及大规模的后撤行动,并不是“虎”式单位的强项,毕竟“虎”式本身的技术问题以及有限的航程就限制了“虎”式的战役机动性。

长程的行军会给后勤单位带来巨大的压力,并最终演变成一项根本无法克服的挑战,而这也是造成“虎”式损失的原因之一,在战争后期,有许多“虎”式因缺乏燃料以及超负荷运行所致的机械故障而被乘员遗弃。

在迟滞作战中,布置出多个交替的阵地让进攻中的敌军通行,以减缓其推进的速度,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可以通过对其造成重大的损失来拖垮敌军的脚步。

这意味着需要有意地放弃掉一些阵地。

但这同样也能提供一个机会。可以趁敌军忙于追击之际,发起一次令敌军意想不到的反击,当然了,如果能对敌军那敞开的侧翼发起进攻的话,效果会更好,如此便能粉碎掉这些集结起来的敌军,或是迫使他们撤退。

许多德军指挥官便是巧妙地运用这一所谓的“后发制人”战略来克服或是稳定危急的局势。

然而,绝大多数的坦克都在这种战术形式的作战中损失掉了,或是因为缺乏燃料或发生了机械故障而不得不向盟军投降。

与虎式相配合的就是豹式坦克。

作为一款中型坦克,是在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后,德国为应对苏联T-34中型坦克,而研发生产的新型坦克,制式编号为Sd.Kfz.171。

该坦克采用了新式55°倾斜装甲和长身管L/70 Kwk42 75毫米主炮,是第二战里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

豹式坦克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中第一次次实战,一直服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战争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