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1943年的“堡垒”行动就是一次大规模使用“虎”式的经典作战,当然,这次作战也暴露出了“虎”式在技术与战术上的局限,即正面进攻防守极其严密的敌军阵地以及误闯布设严密的雷区都会限制“虎”式的战术优势。
反坦克步枪以及炸药量小于5Kg的地雷通常只会给“虎”式造成轻微的损伤,但这些损伤可能会严重地影响到受损“虎”式的战斗力。
对于反坦克步枪而言,即便是在近距离对“虎”式开火,它也无法将“虎”式的装甲击穿,但敌军的步枪手并不以击穿装甲作为目标,因为在一定的距离上反坦克步枪便可以摧毁“虎”式的光学设备或是击伤“虎”式的行走装置。
此外,在碾上地雷或是其他隐藏的爆炸装置后,即便这些爆炸物没能摧毁“虎”式的履带,它们也仍有可能对负重轮摆臂、扭杆或是负重轮造成损伤,如果损伤足够严重,将会阻碍到“虎”式的机动,甚至会导致“虎”式动弹不得。
同样,苏制7.62cm口径的反坦克炮在近距离也无法击穿“虎”式的正面装甲,而炮组人员的培训要求他们瞄准“虎”式的悬挂装置,光学瞄准设备,驾驶员的观察口以及车长的指挥塔。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型“虎”式的指挥塔经常会被炮弹削掉,对坐在里面的车长造成致命的杀伤。
“虎”式最初投入作战时,其装甲防护水平在当时可以说是足矣笑傲群雄,然而这种优势经常会蒙蔽车组乘员的双眼,让他们扔掉驾驭“普通”的坦克时应时刻保有的谨慎心态,从而粗心大意地对敌人的阵地发起进攻,忽略掉对各种地形的正确利用,不再重视对战场形势的交互观察。
尽管局部的损伤一般而言不会使得车辆全损,但它们通常会导致机械故障,以至于让可用于作战的“虎”式数量会显着地下降。而与此同时,营配属的维修部队的维修及保养服务的质量一直维持着较高水准,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关于维修服务,之后若有时间会详谈一二。
此外,“虎”式部队对替换的零备件、弹药以及燃料的需求量也很高,这些后勤相关的内容在之后会特别开辟一篇新的文章来进行更进一步地说明。
由此,只有满足:提前对战场进行仔细地侦察,确保战斗发生在适合的地形,并获得有效的战斗支援这些前提条件,才能保证由“虎”式所发起的进攻能够获得成功。
如果“虎”式与其他装甲部队联合发起进攻,“虎”式就能证明它们完全能胜任主攻方向上的作战职责,而其他的轻型装甲部队则是能在战斗侦察以及监控侧翼等职责上发挥出自己的效力。
如果进攻是在适合装甲战的地形上发起的,“虎”式也将会与其他型号的坦克一样受同样的限制,例如在某些地形(如沼泽地)中会行动受限,需要注意路途上桥梁的承载能力,同时在涉水的适合也需要多加小心。
如果是在城镇或是森林中作战,“虎”式必需要有步兵或装甲掷弹兵的伴随。
这些条条框框虽然听起来简单而且琐碎,却是德军能在较低的战术水平上更好地运用装甲车辆来进行作战的真正原因。
尽管德军通常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也因此处于绝望的境地,但这些进攻性的作战却能够将局势给扭转,相较于等待与犹豫不决的行动,果断地进攻显然也是一场战斗能取胜的关键之一。
得益于观瞄装置以及火炮的优势,“虎”式的战斗力足矣支撑起这样的战术。
在当时,“虎”式搭载的8.8cm火炮的首发命中概率非常高。
在1000m左右的范围内,经验丰富的炮手几乎弹无虚发,在2000m的范围内,命中的概率约为50%。
至于其他形式的作战方式,虽然在条例中没有作出明确的指示,但不容忽略的事实是,在战争的后半期,“虎”式主要被投入防御战中,而且通常是处于静态防御的阵地上,当“虎”式被配属给步兵师或是为固守部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的时候,这一点尤为明显。
在大型的作战中,“虎”式经常被当作救火队,在前线的各个交战热点区域奔波劳顿,在持续不断的作战中被消耗殆尽。
这样的形势通常会使得“虎”式被分割成小单位,甚至是单枪匹马地投入作战,如此零敲碎打地使用极大地降低了“虎”式的战斗力。
即便连或是其他的合成单位是作战行动的主要支柱,但在这其中,排这一单位也尤其重要。
4号坦克以排为子单位执行作战任务,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分出半个排或是单车来为原单位提供安全护卫以及补给服务。
若是遇到与排长或半排的指挥官失去联系,或是排长或半排的指挥官阵亡的情况,鉴于战斗形势瞬息万变,而地形亦是难辨东西,这就要求失去指挥的单车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作战。
但当“虎”式排部署或隶属于中型装甲连或是装甲掷弹兵连时,则是属于一种例外的情况。
在中型装甲连执行特殊任务时,需要“虎”式排去加强中型装甲连。
当装甲掷弹兵连渡河或是进攻加强了防御的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