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6 / 6)

许多虎式坦克在战斗中报废,仅仅是因为它的油用完了,这些坦克被炸毁,以防止敌人俘虏。

由于迈巴赫发动机的局限性,自行开往前线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铁路运输,尽管这需要提前做好大量准备。

因此,涉及使用虎式坦克的战役是预先规划好的。

在第391辆虎式之后改进了炮塔,重新设计了指挥官舱盖,这个舱盖与黑豹系列中的没有什么不同,炮塔后部留出了逃生舱口。

1943年6月后新增了MG34机枪安装在舱盖上,加强对步兵的防御。

在这之后还改进了负重轮,将原车的橡胶圈换为钢圈。

由于德国战争局势恶化,最后的54辆虎式是由报废的车体进行重建并建造了新的炮塔(至少22座新炮塔)来填补。

此外,虎H还有一定的涉水能力。

1944年 2月后,虎式坦克的车体被用来满足德国陆军的其他要求。包括装甲回收车(ARV),因为虎式本身比当时服役的任何的装甲回收车都重。

还有一种名为“Befehlspanzer Tiger”的指挥坦克,配有额外的通信设备。

自行火炮“突击虎”安装了380毫米臼炮时,拥有恐怖的摧毁能力。

想要让虎式坦克发挥出最大威力,必须要配备相应的战术。

1943年5月,在某次位于哈尔科夫郊外的装甲演习中,时任“警卫旗队”师第1装甲团团长的格奥尔格·舍恩伯格中校问了刚上任“虎”式排排长的魏特曼一个问题:

“假如你发现有大约30多辆的T-34从1500米的距离上对你发起进攻,你接下来会怎么办?”

魏特曼回答道:“油门踩下去,喂他们吃炮弹!”

话音刚落,舍恩伯格便笑着纠正道:

“伱应该把车开到有掩护的地方,然后等待援军的到来。”

一年多之后的1944年6月13日,在树篱的蔽护下,魏特曼安静地看着英军第7装甲师的装甲纵队从自己的眼前驶过,思虑片刻后,他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每一场遭遇战,都不可能完全按着书上所写好的战术原则去进行。

由此,在评价某次作战并作出任何与对错有关的评价时,都应慎重地斟酌后再下结论,毕竟运气与勇气这样的不可控因素同样也能带来胜利——即便指挥官有可能在战斗中犯下了战术上的错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战术原则是完全无用的,一些值得学习的适用性广泛的战术原则是指挥官集训时的主题之一。

对于“虎”式部队而言,官方印发以及作战部队自身总结的一系列作战指令弥补了德军在这方面的培训不足。

在怎样的战斗中投入“虎”式才能收获到最大的回报?

德式防御的本质其实就是反击,由此,按照德军的观点,将“虎”式投入攻势迅猛的反击中将能极大限度地发挥出它的作战效率,即——动用所有可支配的兵力,如同紧握的钢铁重拳般,自敌军的侧翼发起猛攻,如果能出其不意,那效果就会更好。

印发给各营的作战指令中对这一点进行了充分的说明:

因此,掌握在指挥官手中的“虎”式重装甲营是一柄强大焦点兵器——团结一致,作为矛头冷酷地对敌军发起进攻时,方能显现出“虎”式营的锋芒。

把“虎”式坦克分散使用将会降低其对战场的影响力。若是为“虎”式营的部署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在决定性的时刻将其投入战斗,就能保障一场作战能取得充分地胜利。

然而,在实战中,由于“虎”式营可部署的车辆数目通常处于剧烈的波动中,这也就迫使已做好战斗准备的“虎”式部队通常被配属给由经验丰富的军官所指挥的装甲战斗群。

至于将整个完好无缺的“虎”式营投入作战的豪华手笔,只有在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中才有机会出现,而且前提是部队早已提前得到了行动通知。

如此,部队才有时间去做战斗准备,尽可能地提高可用车辆的数目。

这就好比狼群袭击猎物目标,必须得有针对性的去侦查,确定猎物数量和规模,再决定投入多少兵力,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