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三艘T级潜艇服役:“特里同”、“凯旋”和“蓟”。
作为皇家海军的标准巡洋潜艇,T级潜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参与,从北海到地中海,以及后来到远东的作战。
在战争初期,英国对德潜艇战的性质与德国在大西洋的潜艇战和后来丑国在太平洋的潜艇战有很大的不同。
德国不像英国那样依赖大量的海外贸易,因此没有不受保护的船队或商业交通线供英国潜艇破坏。
大多数德国商船都被限制在布满水雷的北海。
因此,英国潜艇被迫在这些狭窄而危险的水域进行长时间的巡逻,往往一无所获。
1939年9月10日,战争开始后的第9天,“特里同”号在挪威海岸巡逻时发现了另一艘潜艇。
当另一艘潜艇未能及时做出反应时,其从外部舰艏鱼雷发射管发射了两枚鱼雷,其中一枚击中了该潜艇并将其击沉。
不幸的是,这艘潜艇原来是“奥克斯利”号,这是第一艘在战争中失踪的英国潜艇,只有两名船员在这次攻击中幸存下来。
在随后的调查中,“特里同”号的船员被证明无罪,但对于T级潜艇舰队来说,这是一个不祥的开端。
1939年12月26日,“凯旋”号不幸遭遇水雷,船头部分被炸飞,但奇迹般地幸存下来,并返回罗塞斯进行大规模维修。
随着1940年4月挪威战役的开始,为支持德国陆军入侵,德国海军的交通量增加,使得驻扎在北海的T级潜艇有了更多的行动。
1940年4月8日,“特里同”号与德国巡洋舰“布吕歇尔”号和“吕佐夫”号遭遇,齐射10枚鱼雷均未命中。
两天后,其在重新装填鱼雷后取得了更大的成功,用六枚鱼雷击沉了一支德国船队的三艘船。
“逃避者”号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使用鱼雷击中并使“卡尔斯鲁厄”号巡洋舰受创,它不得不由一艘鱼雷艇护航返港。
两艘T级潜艇在挪威战役中沉没:“蓟”号于1940年4月10日被U-4发射的鱼雷击沉,“大海鲢”号于1940年4月14日被Q舰 40/“舒尔贝克”号击沉。
1940年7月,在法国沦陷和德国占领法国大西洋港口之后,英国开始在战略要地比斯开湾(被称为“铁环”)派遣潜艇巡逻。
对于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而言,1943年的冬天绝对是在战争中经历的最寒冷的时节,在这一年即将结束之际,德国海军连续遭遇惨败,实力和士气均遭重创。
在1943年圣诞节次日,当时德军唯一能够作战的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在北角海战中力战沉没。
仅仅两天后,在法国大西洋沿岸的比斯开湾,一支由5艘驱逐舰和6艘大型鱼雷艇组成的德军舰队在与2艘英军轻巡洋舰的交战中又遭败绩,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被对手打了个3∶0,数百名官兵殒命。
这是自1940年纳尔维克海战以来德国海军驱逐舰部队蒙受的最悲惨的失败,在大西洋之战后期的交战记录中谱写了一曲冬日悲歌。
1943年12月底,驻法国西南部港口吉伦特的德国海军第8驱逐舰支队接到一项任务,接应并保护2艘从远东返航的德国货船抵达欧洲德占区,它们运载着德国的东方盟友RB提供的重要战略物资,包括钨矿石和天然橡胶。
为了加强护航兵力,驻布雷斯特港的第4鱼雷艇支队也将参与此次作战,行动代号为“伯尔瑙”。
第一艘货船“奥索尔诺”号于12月26日抵达吉伦特港外,但在吉伦特河口遭到英军飞机的攻击受损,通过抢滩搁浅才避免沉没,也使得德国人有机会将宝贵的货物抢救上岸。
与此同时,第二艘货船“阿尔斯特鲁弗尔”号仍在前往法国海岸途中,预计迟两日抵达目的地。
12月27日上午,第8驱逐舰支队的5艘驱逐舰Z23、Z24、Z27、Z32、Z37在支队司令汉斯·埃德门格海军上校指挥下从吉伦特港出航,伴随出击的还有属于第4鱼雷艇支队的T25和T27号鱼雷艇。
同时,由弗兰茨·科劳夫海军少校指挥的第4鱼雷艇支队主力也从布雷斯特港启航,向着预定会合点前进,该支队的兵力构成为T22、T23、T24和T26号鱼雷艇。
第8驱逐舰支队出动的5艘驱逐舰全部属于1936A型,也就是著名的纳尔维克级驱逐舰,均为1940年至1943年间建造的新舰。
1936A型驱逐舰是德国海军汲取纳尔维克海战的经验而改进设计的主力舰队驱逐舰,其舰型较同期英国海军驱逐舰更大。
标准排水量达到2600吨,满载排水量高达3600吨,航速37节,火力大幅强化,安装4~5门150毫米舰炮,是二战时期火炮口径最大的驱逐舰,此外配置了2座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但是该型驱逐舰的实际战斗力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强大。
参战的6艘鱼雷艇均为1939型,也被称为埃尔平级,标准排水量1300吨,满载排水量1700吨,航速32.5节,装备4门105毫米舰炮和2座三联装533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