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五章 娃娃回娘家、血煞石!(求订阅)(1 / 3)

大乾执剑人 归咎. 2221 字 2023-02-21

李牧二人回到清幽山时,大雪纷飞,朦胧的明月下,抬眼望去银装素裹,偌大的清幽山,已然被大雪覆盖。 “这雪有些大啊。”李牧抱着已经熟睡的娃娃下马,还没走两步,林爱民就从林子里钻出。 “宗主,您回来了!”林爱民穿着单薄的青衣,却丝毫不觉得寒冷,他快步上前牵过马灵马,问候道:“宗主,今晚玩得怎么样?” “还行吧。”李牧随口问道:“对了,竹儿还在上山吗?” “竹执事在宗主走后也离开了,这会应该在宫里。”林爱民道:“宗主若有急事,我立即传讯给竹执事。” “不必了。”李牧摆手拒绝,毕竟只是算账,也不急在一时。 至于算什么账,自然是他肖像画的事! 刚刚在衣衫尽,他偷听到那些贵妇小姐谈话,这个说在翰林院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了他的画像,那个说花了一百五十两! 简直岂有此理,翰林院中,竟有人靠卖他的画像赚钱! 而且还是看人要价! 太不要脸了! 李牧思来想去,能做出如此奇葩之事,似乎也只有竹儿了! 正好竹儿又是画侍,画画贼熘! 李牧决定找她分账,不是,算账! …… 大雪下了一夜。 翌日,李牧被屋外娃娃的叫嚷声吵醒,起来推门而出,剑阁院中的积雪已然及膝。 娃娃此时正在雪中艰难行走,全身上下,只露出一个大脑袋! 她嗷嗷叫着从这头走到那头,又从那头跑到另一头,像开垦荒地的野牛,弄得全身是雪,头顶都冒出热气,虽然累,但她很快乐,开朗的笑声伴随着脚踝的铃铛声,远远传开。 此时天色尚早,李牧决定先去一趟白马寺。 前段时间又是鬼新娘,又是南山侯,他迫不及待想找慧能大师,给他做做法、念念经,去去晦气。 于是,他一把将娃娃拎起,道:“娃娃,走,今天带你回娘家!” “娘家是哪?”娃娃好奇的抬头。 “你娘家还能是哪,当然是你待了三千多年的白马寺!”李牧说道。 “啊,我不去,我不去,放开我~~”娃娃顿时挣扎起来:“我不要听和尚念经,吵死了~” 李牧乐了,娃娃虽然是灵气复苏后化形成精,但她似乎有成精之前的记忆,不然,她怎么知道自己听了几千年的佛经? 李牧笑着将她拎下清幽山,跨上灵马,一路绝尘而去。 山下的积雪稍浅,再加上早早就有人清扫积雪,因此路上倒也顺畅。 大半个时辰后,白马寺在望。 白马寺位于帝京城郊,依山而建,此时山上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隐隐能看到白雪覆盖下的飞檐翘脚。 到了。 李牧下马,旁边有两个小和尚过来,说道:“阿弥陀佛,两位施主,今日本寺闭寺,请施主明日再来上香。” “两位小师傅,我不上香,我找你们的慧能方丈。”李牧笑道:“在下李牧。” “李牧……” “诗剑仙?!” 两个小和尚惊呼一声,忙双手合十,恭敬行礼:“见过李施主,李施主,方丈有令,施主来了,可直接去禅心静室找他。” 李牧笑道:“烦请小师傅带路。” “请。”其中一个小和尚忙上前给李牧带路。 推开山门,迎面是一条数百米长的阶梯,直通山腰。 此时有十几个小和尚在阶梯上拿着扫帚清扫积雪。 李牧问道:“小师傅,为何还要如此辛苦的扫雪?” 这数百米的阶梯看似漫长,但随便来一个一花聚顶的,分分钟就能将积雪扫净,何必让这些小和尚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的扫? “阿弥陀佛,方丈说,这扫雪亦是修行,扫的看似是雪,其实是心中执念。”小和尚恭敬的回道。 这回答多有禅意啊……李牧将娃娃拎起,道:“听到没有,回去后,你也给我老老实实的扫雪。” “不要~”娃娃说道:“我回去要堆雪人~堆一百个大雪人~” 走完山阶,便是一座巨大的广场,广场后就是大雄宝殿。 小和尚带着李牧从大雄宝殿一旁的长廊进入,左拐右绕,沿途路过不少偏殿、广场,也遇到许多和尚,或巡逻,或演武,或诵经。 半刻钟后,禅心静室到了。 “李施主自行进去便是,小僧告退。”小和尚双手合十,恭敬离去。 李牧也不客气,直接上去敲门,但手还没碰到门,就听到慧能的声音从里传出:“阿弥陀佛!可是李施主到了,请进。” “慧能大师,好久不见!”李牧笑着推门而入。 “李施主别来无恙。”慧能从蒲团起身,笑着迎出。 再次见到慧能,李牧差点没认出来! 实在是变化太大了! 李牧上次见他时,慧能满脸皱纹,眼球浑浊,老态龙钟,看起来起码得有八、九十,但此时他脸上的皱纹已消失大半,且双眼熠熠生辉,若非双眉依旧雪白,说五六十都有人信! “慧能大师这是返老还童了,可喜可贺。”李牧笑着恭喜。 慧能笑道:“多亏李施主,否则贫僧焉能凝结舍利,感悟精妙佛法,参悟生死。” “慧能大师过谦了。”李牧苦笑,虽说他对慧能确实有‘成道’之恩,但那首佛偈传出,也没听说哪个和尚能借此凝结舍利,可见,慧能能凝结舍利,大半原因还是其自身佛法修为已临界凝结舍利的门槛,李牧的佛偈,只是块敲门砖! “李施主,请坐。”慧能将李牧引到蒲团上,随后看向他手中的娃娃,眼中金光一闪,笑道:“这位女檀越……莫非是那株人参?” “我不是我不是~”娃娃赶紧挺着脖子叫道:“我不是你送出的那根人参~” 李牧却是不讲武德,直接把她卖了:“慧能大师慧眼如炬,娃娃正是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