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第481章:勿使声名有损 相传,万民为了表彰与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合力铸造了九鼎,随后成为传国之宝。 后来成汤灭夏获得九鼎,九鼎便为殷商所有。 再后面,姬发灭商,九鼎落到了姬周的手中。 西周东迁时,九鼎被带到“洛邑”摆放在王宫正殿前面的广场,一直以来任其风吹、雨打、日晒,好歹有进行上蜡去锈的保养,保证九鼎仍旧完好。 “九鼎是怎么消失在历史长河的呢?”智瑶还是知道九鼎没有保存到现代被送入博物馆的。 历史上对九鼎的消失有很多种说法,有说秦国灭掉姬周之后带回咸阳;又有说周赧王预感到国祚不保将九鼎转移;还有说周显王为了不被人夺去,很刻意将九鼎转移并丢入各条河系沉水;更有项羽一把火给烧毁的说法。 不管哪种说法正确,反正九鼎真的下落成迷了。 当前没有传国玉玺,从夏朝保留到姬周的九鼎便是传国之宝,楚庄王以及楚灵王先后做出了“问鼎轻重”的行为,说白了就是想取而代之。 智瑶有提前派出人手前往“洛邑”盯着九鼎吗?有的,只不过并非军队。 那么,智瑶想要获得九鼎,为什么不提前派出军队,好歹在“洛邑”失陷之后抢夺九鼎呢?原因是派出军队就必须救周天子,智瑶并不想救下周天子。 另外一点,原国能不能派出军队假装救援“洛邑”呢?这个真的不行。 一兵一卒都没有派出,楚军攻陷“洛邑”是所有姬周分封国的错,换作原军救援却失败,则错大部分在原国身上。 智瑶可以安排军队枕戈待旦,时机成熟立刻出发,任何救援周天子的行为,哪怕是假装也不行。这个关乎到政治层次的解读。 不管楚国愿不愿意承认有当过周天子臣子的历史,他们反正接受了周王室的册封,后来则是做了“问鼎轻重”的行为。 晋国为想要成为诸侯之长,享受来自各个诸侯的“贡献”以及作威作福,重新扛起尊王攘夷的大旗,带着大名分与楚国展开对抗。 扛过大旗的诸侯国其实并不少,按顺序分别是郑国、齐国、卫国和晋国。 没错,晋国不但阻止了楚国灭掉周王室,其实还是最后一个愿意为周王室扛旗的诸侯国。 而晋国对周王室其实并没有多么尊重,后面更是截取了诸侯对周天子的朝贡。里面当然也有原因,例如晋国明明在为阻止楚国灭掉周王室奋战,好几任周天子却指使齐国和卫国给晋国捣乱,搞得晋国气愤之下都不愿意给周天子敬献礼器了。 哪怕智瑶能够非常轻易地灭掉周王室,他还是不想做。 没其它的原因,下克上终究不好,能避免绝对要避免。 历史上成汤有搞过玄鸟生商的操作,伐夏大体上还算是人心所向,以下克上却是怎么都绕不开的。 轮到姬周想要取代殷商,姬周为了解释为什么要下克上,不止一再搞出那么多神神道道的祥瑞事件,还一直对遭到的迫害进行隐忍,隐忍到牺牲父兄让殷商相信姬周没有反叛的意图,姬发见殷商大军外出征讨才进行偷家。 智瑶远比殷商与姬周有更多的可选择性,有两度问鼎轻重的楚国在,智瑶有楚军能够代劳,并且还有陷入大战无法抽身的理由。 无论当代人有什么看法,后人观看史书只会看到“楚军克‘洛邑’”以及“周哀王三年,原军与楚军、郑军、宋军、越军于‘新郑’大战”的史料记载。 那些记载一点都没有错,全部都是有其它史料左证的事实,能够合理解释原国为什么没有发兵救援周王室。 从远古到两汉,史官的操守完全能够信赖,仅是观看史料的话,后人无法在周王室被灭的过程中找到智瑶太多的黑料。 “君上派兵夺占‘商于’便是为了今日?”司马穰苴内心里其实有比较大的挫败感。 孙武看到司马穰苴脸上难以掩饰的失落,有着极大感同身受的心理。 充任谋臣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辅左一个平平无奇的君主取得大业。 作为智囊则是事事比效力的主君更早预料到,每每能够给予正确的建议,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同时,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感。 他们两人,一个在吴国证明过自己,另一个在齐国也证明过自己,到智氏之后虽然屡屡立下功劳,得到的待遇远超在吴国和齐国,可是作为一个傲娇者的满足感却很少享受到了。 “你以为,君上会否以为周天子报仇名义,再次兴兵讨伐楚国?”司马穰苴问道。 孙武知道司马穰苴就是在明知故问,答道:“或将言语有所讨伐,出兵则无可能。” 原国的战略目标一直以来都无比明确,达到削弱楚国的目的,正是清除边边角角的好机会,怎么可能因为楚军攻陷“洛邑”而更改战略出兵讨伐楚国呢。 司马穰苴又问道:“君上可会放归楚君?” 孙武懂了。 他们在态势的把握上不如智瑶这位国君,同为智者想要互相较劲? 孙武笑着说道:“楚军方才攻陷‘洛邑’戕害天子,君上今次绝无可能放归楚君。” 不用等司马穰苴再问,孙武自顾自又往下说道:“待周室灭亡日久,或在三岁之后,楚国重谈赎回楚君,想来君上乐意放归。” 那么就是,智瑶不会马上放走楚君中,还会干扰楚国的新君上位;若是楚国推举了新君,或是昭固摆明阵仗登极,以后智瑶会将楚君中礼送回去,说不得可能给楚君中撑腰,帮助楚君中重新夺回君位。 司马穰苴知道在怎么对待楚国上面孙武跟自己的见解差不多,改变话题,问道:“君上为何请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