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智宵匆忙来找到智跞,说道:“祖父,范氏、中行氏、涉氏、宁氏、瞒氏,五家联合出兵,计约出兵五万往北而去。”
智氏、魏氏、韩氏、赵氏等家族已经明确察觉到范氏与中行氏的异动,怎么可能不派出更多的人手盯着呢?
在范氏与中行氏集结部队的时候,消息陆陆续续传了过来,智氏这边是由智宵在负责甄别情报,根据情报的可信度做出总结,再汇报给智跞知晓并拿出决定。
智跞问道:“齐军可有异动?”
齐国好歹是晋国东面的唯一大国,他们对范氏、中行氏的支持从未停止,一样会吸引智氏、魏氏、韩氏和赵氏的关注,尤其是赵氏盯得最紧。
智宵摇头说道:“暂时并未探查齐军有所异动。”
随着范吉射和中行寅决定开启新一轮的动作,注定会让晋国又到了多事的阶段。
考虑到范吉射和中行寅发动内战之初就勾结齐国、宋国、郑国、鲁国和卫国,他们在清除一旦智氏、魏氏和韩氏参战将面临灭顶之灾的前提下,一定不会放弃寻求外部诸侯的支持。
这样一来,齐国支持范氏、中行氏的立场坚定,范吉射和中行寅之前又联络了鲜虞,进而推测会邀请楚国、吴国和秦国加入进来,甚至宋国、郑国、卫国、鲁国等诸侯国也不会放弃尝试。
因为范吉射和中行寅一再突破底线的关系,智跞虽然希望赵氏一再被削弱,可是绝对不会坐视范氏、中行氏卷土重来。
当前的形势再次变得明朗,智跞明显已经按耐不住了。
“其余诸侯会否参战尚且不知,齐国屯兵三万于‘高唐’乃是已知之事。”智跞停顿了一下,注视了智宵约两个呼吸的时间,才沉声说道:“齐国贼心不死,需以雷霆之势给予教训。”
跟智宵预料的差不多,选择一个诸侯来开刀的话,无疑齐国会是最好的选择,能够打灭齐国的气焰,使范氏、中行氏失去最强有力的支持,尤其还能够震慑其余有心干涉的诸侯。
最重要的是什么?智跞一直很不爽齐国在布匹市场上的竞争,有机会教训齐国的时候,智氏的实力不够,当下智氏的实力允许,还能邀请魏氏和韩氏共同出兵,无疑是逮住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智跞又说道:“内战不可再拖。”
条件允许的话,智跞当然愿意赵氏和范氏、中行氏继续打生打死,最好是闹到最后同归于尽。
现在情况变了,范氏和中行氏有再次强势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哪怕范氏和中行氏攻灭了赵氏选择收手,届时智氏和魏氏内部不免出现动荡。
毕竟,智氏和魏氏占领了范氏、中行氏不少封地,那些封地上的贵族和“士”、“徒”、“羡”、属民没有那么快遗忘老东家,有机会还是想重归范氏、中行氏怀抱的。
仅仅出于那种心理,智氏和魏氏就不免变得内部人心纷乱,哪怕没有出现大乱,人心不齐必定会拖慢智氏、魏氏的发展脚步。
智宵也觉得可惜,心里很清楚确实不能再拖,要是楚国、吴国、秦国真的入场,再加上鲜虞和齐国,晋国一下子就要陷入被多线进攻的窘境,等于说事态失控了。
“孙儿需两万大军。”智宵思考了一番,提出要求。
智跞多少带着疑惑,问道:“两万?”
接下来晋国可能会面临多线作战,以现如今的智氏、魏氏、韩氏之强,不伤筋动骨地进行动员,正常情况下每一个家族也就动员出一个满编军团的兵力。
晋国一个满编军团就是三万七千五百的兵力,三个家族分别动员一个军团,合起来就是十一万两千五百的部队。
而这些部队需要应付的战场有点多,很难凑在一起只针对其中一条战线,要看有多少诸侯国参战,他们的出兵规模又分别是多少。
这种极可能发生的情况,智氏、魏氏和韩氏肯定要进行事先的推测与估算,智宵就是重要参与者之一。
按照他们的判断,一一出做了预案。
楚国出兵不会少于十万,应当是选择从郑国进军。需要前往“虎牢”驻守的晋军不能少于两万,并且随时要进行增兵。
沉寂了许多的秦国,他们不止停下了东出的脚步,近十来年也跟戎狄与义渠休战,一旦出兵规模不会少于五万。面对五万秦军的进犯,晋国需要在河西地屯兵至少三万用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