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二年的重阳节,长安城正准备着迎接西北边军归来献俘,朱雀大街上忽然响起了豪爽的呼喊声。
“哈哈哈,长安,岑二十七郎回来了!”
一个提着菜篮的丰腴妇人被这呼声吸引,回过头看去,恰见一队风尘仆仆的健儿入城。
她眉毛一挑,不由自语地称赞道:“好健壮的马儿,好健壮的男人。”
男人们信马由缰地走过,其中几人回头看了那妇人一眼。
“黄花插满头,我看她也颇有姿色。”
“那是你在大漠待得太久了,待到了三曲,才教你开开眼。”
“若是去三曲,岑长史横竖要再作几首好诗。”
岑参正仰头感受着长安城的秋风拂面,听了下属们的这些话,道:“你们且去,我这便要入宫面圣了。”
“方进京就面圣?”
“不错,交了差事,才好宽心。”岑参意气风发,朗笑了两声,在平康坊前的路口挥别了他们,自往大明宫去。
渐渐地,宫城在望,他翻身下马,牵着马往前走,脚步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
他上次来这里还是金榜题名时,一别多年,城阙没有太多变化,心境却大不相同。
“山河襟带壮皇京……”
心中诗意才起,岑参余光见到了颜泉明向他走了过来。
两人见了礼,颜泉明遂领着岑参先到中书省稍待,接着,与一众重臣们入内觐见,商议献俘之事。
现今朝中重臣,有好几个都是岑参以前就相识的,今日他的心思却不在与他们叙旧攀关系上,不由自主地走神。
虽早就得知了薛白登基一事,可昔日一起喝酒赋诗的年轻人突然成了天子,世事荒谬至此,依然让他有种不真实感。
待回过神来,他已进了宣政殿,再一抬头,天子就站在那儿,穿着赭黄色的襕袍,仿佛他心目中的英明天子形象映射到了眼前。
岑参愣了一下,再也想不起以往与薛白一起饮酒赋诗的场景。
此时已有官员开始给他表功了。
这些年岑参先是与安西军一起回关中平叛,后往河北屯田,再随封常清回援安西、北庭,立下了不少功劳,此番归朝,想必能得到重用。
至于这次收复河西走廊,因吐蕃内乱,唐军准备充裕、左右合击,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俘虏了达扎鲁恭则是意外之喜。
今日讨论的就是献俘时的安排,主要在说此事的人是元载。
这是天子登基后对外的第一场大胜,元载揣度上意,打算照着以前高仙芝献上小勃律王的流程来。
岑参目光看去,却见天子脸上并没有志得意满的神色,眼神凝重,带着些许思忖之色。
从头到尾,薛白都没有与岑参单独说上话,更别提叙旧,只在最后封赏了岑参,还任命他为鸿胪寺右丞,他其实更想外放地方,对这样的差职并不是很喜欢。
次日,岑参往皇城鸿胪寺,再次见到了时任鸿胪寺左丞的颜泉明。
他本以为鸿胪寺眼下最忙的就是献俘的礼节,但颜泉明却道:“你或许以为鸿胪寺只是掌外邦、朝会仪节之事,但陛下即位之后,已大有不同。”
“这是何意?”
“随我来吧。”
颜泉明领着岑参一路往内里,路上遇到许多人都没有理会,唯独有一人让他停了停脚步。
“那人名叫贾耽。”
岑参目光看去,只见那贾耽是个高瘦官员,一边走路,手里捧着一张大大的图纸在看,头也不抬,根本没注意到他们。
“他有何奇异之处?”岑参便问道。
“他好像信了陛下说的话。”颜泉明道。
“这有何不对?”岑参不明所以。
“天下是圆的。”
“什么?”
颜泉明道:“陛下说天下是圆的,贾耽信。”
岑参追问道:“这又是何意?”
“譬如你岑二十七郎,从西域一直往西走,走到最后,会从东边回到大唐。”
岑参眉头一挑,再次看向贾耽,将对方那认真思索的表现记在脑海里。
两人继续走,到了颜泉明的官廨,绕过屏蚬,一张大地图便出现在了眼前。
“你我掌外邦仪节,便该知天下有多少外邦,吐蕃、西域诸国、大食、拂菻,还有这里,陛下命人造海船想要探访之地……”
岑参看了很久,渐渐地才反应过来。
“说回吐蕃。”颜泉明道:“你可知,鄯州之战,王难得是如何俘虏了达扎鲁恭?”
“想必是达扎鲁恭没想到王师会在这个时候便攻打他?”
“吐蕃内乱了。”颜泉明道:“我接下来与你所言属于机密,但你既迁鸿胪寺右丞,理应知晓。”
岑参的脸色郑重了起来,静待下文。
颜泉明先从之前派人出使吐蕃,借吐蕃内乱带回赤松德赞说起。
“达扎鲁恭实则是输在了战争之外,他迎回赞普的心思太过迫切,才会中了王难得的计。朝廷活捉他,并不仅是为了耀武扬威,早晚还是会把他与赤松德赞一起放回去的。”
“放回去与玛祥争权?”
“不错,不仅如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