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伯有什么想法?” 曹操稍稍坐正了身子,活动了一下肩头,看向荀潇后,表情略显无奈。 不过鲍信、鲍韬以及卫兹等人,此时却依然没有察觉,自何进死后,宦官虽诛灭,但又遭到董卓之祸。 各地诸侯自顾不暇,却还能说出一句令百姓固安之所。 荀潇不光是有此之心,而且一直在身体力行做此事,令人欣慰。 此人虽是后生,但大志在心,魅力过人,麾下聚义士无数,尽皆是死心塌地者。 为何?其原由无二,定是因其如此赤诚为天下,心有公道正义。 “文伯且尽管说,若是有什么用得上我的,开口便是,我等定不会推辞。” 啧,你清醒一点! 曹操直接转头去看了他一眼,但是却也没说什么,因为他明白说什么都没用。 鲍信明显已经被荀潇那几句话砸得目眩神迷了。 曹操又多看了他几眼,发现鲍信目光并不受自己影响,始终停留在荀潇身上。 于是暗自摇了摇头。 一种病入膏肓的感觉。 曹操无奈的想道。 此时荀潇对鲍信稍稍鞠躬,起身道:“我许县境内境外,皆是平坦沃野。” “如此广袤之地,正好用来耕种屯田。” “我意,将来投的流民、与没有兵甲的士兵编制一体,军民共耕,以此可同时安置没有兵甲、无法选为精锐之兵。” “同时,可令流民有劳可作,以换取图存,不至于毫无尊严过来讨活。” “以军士管辖流民,而军中职务亦是自下而上屡层渐进,便于我们把控。” “置于女子,可于桑陌养蚕,编织布鞋等,若是有才又自愿者,可作坊司以养,饮酒为乐。” 戏志才:“嗯,不错。” “说得好,”郭嘉也是点头。 “这,说来容易,却很难做到吧!”跟随曹操而来的陈公台立身抱拳而起,觉得荀潇之法难以促成,“荀君可知晓,耕地需耕牛、农具。” “现在我等光是为了筹措军备,铜铁就已经不够了,耕牛更是被各地富民、寒士、士族之中所占,军中应该不多。” “而且,种子、耕户居住之地,到明年秋收前的粮草,都需考量,荀君是否,太……太过轻待此事了?” 陈宫这话说得已经很客气了,就差驳斥怒骂几句荀潇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些规划下来,可不是他的身价能供给的,至少要两郡之力,方可毫无损耗的安置分排。 如果执意要做,就必须将耕牛聚集起来,统一而发。 荀潇笑道:“足下恐怕不知,只要官吏亲身亲为,治下有钱财流通,便可让百姓存活下来,如此便是方才所说的,予民固安之心。” “先生别忘了,这十万流民是什么人?是农户!他们举家迁徙而来,或许还有农具在身,有布匹保暖。” “那他们来投我,是为了什么呢?吃饱饭!” “而且,是日后都能吃饱饭!此法只需今年我们筹措妥当,来年定然能顺遂春耕,至于交战……董卓破不了那座城门的。” “哈哈哈……”鲍信闻言当即抚须大笑,表情仿佛酣畅淋漓,“文伯所言极是!这些百姓进了许县,又花费数月心血而耕田,等待着的就是秋天收成,又怎么肯让董贼破城而踏!” “又如何舍得失去你这个仁义无双的县吏!我明白了,明白了呀……此举可让百姓绝不背弃,那他们可就不是流民了。” “原本流民无定所,日后你攻城拔寨甚至还能将他们带着走,好!我给你资助!尽管开口!” 鲍信实在太欣赏荀潇,以至于喊出了一种“这项目我投了”的气势。 如此一来,别的人也没什么可说的了,曹操只是摸了摸下巴上浓密的胡须,在沉思着什么,俄而面色一松,没忍住笑出声来。 “呵呵呵,嘿嘿……” 众人见他笑了也都疑惑,荀潇望过去好奇的道:“曹公,笑什么?” “唔,想起了高兴的事情。” 曹操笑个不停,当然也有要把话告知众人的意思,几次抬手后,终于开口道:“我已经有法子了。” “可以兼顾现在备军之难与文伯的军屯之策,而不会捉襟见肘。” “既然鲍相觉得该当如此,明日起我家资军备,也可分去打造农具。” “兵甲储备在数万副即可,但兵刃不可缺少,否则将士难以杀敌,开春之后以守备为主,将兵马派出去占据各地要道,占据河流渡口,然后,咱们回一封书信给袁绍,请他来。” “文伯,你也必须写一封,不可怠慢!知否!?” 荀潇眼睛顿时一亮,而后也露出了曹操方才那种笑容,连忙点头:“曹公大才,不愧是你!” …… 颍川郡内。 虽是陈氏人为刺史、太守,可荀爽这慈明无双的名声,以及他短暂任刺史时颁布的诸多政令,都是深得民心的。 而且陈氏、荀氏关系还不错,陈纪与荀爽也是故交,陈群和荀潇同样如此。 所以,颍川从公家拨粮米草料、麦物磨粉,以制干粮炊饼。 同时,荀潇派出一万兵马出来,置旗官以令,命徐庶主领屯田,其余精锐之师则是紧守许县各处,以此安营扎寨。 曹操麾下,曹仁与曹洪、夏侯惇等领兵在东郡屯,有曹休、夏侯渊、曹纯两将遣六千人出许县西外的山口扎营。 鲍信与鲍韬则是在去陈留将兵马全部开赴许县的路上。 这一去,将会带来他所有的兵粮。 甚至鲍信还力主推行荀潇的军屯令,因其名望在东郡、陈留一带远播,是以东郡之财同样也运送过来。 很快,屯田令发至各
第四十八章:谁可主局?那必须是我了!(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