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士兵事实上在上战场前就是一位普通的市民。
他只是因为想要去城里的商店给妻子买双鞋,就被拉到了军队里。
直到这名士兵被芬兰人俘虏的时候,他手里都还紧紧的抓着那双鞋
他根本就没有搞清楚自己在哪里,他也根本就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时什么身份。
好在芬兰人并没有为难他,甚至还给了他一双新鞋。
但是苏德战场上的德军,要远比芬军残忍的多。
而充斥着大量新兵的苏军,自然也在德国人看来战斗力很低。
人是铁饭是钢,没有后勤给养弹药燃料,现代战争无从谈起。
丑国人显然提前掌握了战争的精髓!
这方面,其它国家要全面落后,非要说哪个国家在后勤方面能跟丑国人较量一下,恐怕只有德国人了。
1944年7月,德国工业达到了战争年代发展的最高峰。头半年工厂生产了16,000多架飞机、8,300辆重型和中型坦克及强击炮。
希大爷榨尽了国家和人民的最后一点力量,力图推迟其不可避免的失败。
它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动员,给德意志民族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德军当时拥有324个师和5个旅。
其战斗力最强的兵团大部分仍然部署在苏德战场。
在苏德战场与我军作战的有德军的179个满员师和5个旅,及其仆从国的49个师和12个旅。
这些部队共计430万人,拥有59,000门火炮和迫击炮,7,800辆坦克和强击炮以及近3,200架战斗飞机。
苏军的作战部队共有约660万官兵,各方面军拥有98,100门火炮和迫击炮,7,100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2,900架飞机。
先别说一个整编师要消耗多少物资了,一点点来,从一个步兵班开始。
一个10人步兵班的武器配置:班长装备有1把9毫米MP40冲锋枪,配有6只32发弹匣;
机枪手装备1挺7.92毫米MG-34/42通用机枪,此外,机枪手还配有1把9毫米鲁格P-08或瓦尔特P-38手枪,备弹50发。
机枪副手身背1-2根备用枪管,4只50发机枪弹鼓,以及1只300发的弹药箱,也配备1把9毫米鲁格P-08或瓦尔特P-38手枪和50发子弹用来自卫。
弹药手由班里的某个普通步兵兼职,携带2个300发弹药箱,同时携带1把7.92毫米毛瑟98K步枪作为武器,配备60发步枪弹。
副班长和其他士兵一样,都身背一把7.92毫米毛瑟98K步枪,每人都携带60发步枪子弹。
二站时德军的基本配赋量:饼干250克、罐头肉200克、罐头蔬菜150克、咖啡25克、盐25克,
野战配赋量:面包750克、肉375克、蔬菜250克、咖啡25克、茶3克、糖20克、盐25克。
野战一日合计约1.5千克左右,3餐份。
假设饮水就地取水,不占用后方运输。
除此之外,士兵还有2枚手榴弹(可能是24式木柄手榴弹或者39式卵型手榴弹),后期还会得到铁拳无后座炮的加强。
那么,算一下这个步兵班一天需要消耗多少物资。
在计算前,需要了解一个后勤学名词:定额和基数。
上述的饮食标准就是“定额”,指的是一天一个士兵应当获取的口粮,但是作战时因为标准受到环境影响而相当不稳定,所以这个饮食定额指的是“应当”而不是“固定”。
基数则一般指的是武器弹药的每日消耗量。
通常情况下,步兵班每个人携带的弹药就是当日份的弹药,即一个基数;火炮行军时考虑到距离补给线比较远,可能会带着若干个基数弹药行军。
步兵在脱离补给站长途穿插时,也会携带额外的子弹(比如上面一个德国步兵是60发子弹,但行军腰带可以带90发子弹,背包里会多带更多的散弹)。
基数指的是通过统计学计算的每日武器弹药消耗数字,如越战时一门122炮一个基数就是80发弹药。
不过,现实中一天很可能远远不止消耗这么点子弹和炮弹,因此大规模战役爆发前,阵地的屯兵洞和弹药库里都会塞上数个基数弹药以备消耗。
而一个大会战的日期是按日甚至按月计算,所以也会在大后方囤积数十个基数弹药,随时往前面运输。
所以,一般来讲,德国人会把补给站建设在远离战场数十公里的地方,师一级补给站在前线几公里的地方,营一级则开始从那里取用弹药往前线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