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武器的想法,t34他是肯定要弄一批的。
哪怕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至少也是一种威慑。
t34是一款拥有革命性的划时代意义的坦克,也是苏军中流砥柱式的装备。
当然,也必须要正视t34的种种缺陷。
许多人认为“t34在历史上之所以能获得较高的评价和扭转战局的实力,是由于其做工粗糙和皮实可靠。”
然而这是错误的。
t34的“皮实可靠”并不是因为其做工粗糙,并且与其他坦克工业强国更精密的作业相比,t34较为粗糙的制造工艺本身也并没有带来什么优势,还造成了严重的问题。
比如,早期生产型的变速箱可靠性很糟糕。
再比如,1941年底到42年大溃退期间生产型的焊接质量存在严重瑕疵。
由于大量使用了非熟练女工和童工,坦克正面和侧面钢板的焊接处有时甚至会存在数毫米到十几毫米的夸张误差缝隙。
t34的装甲在也存在技术瑕疵。车体采用的布氏硬度较高的钢板材料本来有利于压碎小口径炮弹,但由于冶炼工艺相对粗糙,使得车体钢板在炮弹打击下有时会出现背板损伤飞溅的情况。
而炮塔所使用的铸造钢板的气泡和砂眼也较多,使得实际防护达不到其设计的理想要求。
在战争中期战局吃紧失去矿区而缺乏稀土材料的危局下,t34的装甲韧性在其原有设计指标上又进一步下降,常常会出现被小口径炮弹击中后虽未击穿,但装甲碎裂的现象。
t34坦克的人机功效也存在问题,1941年型的炮塔外形基本源自a20坦克,而这样的外形原本是为装载45mm火炮所设计的。
在t34上装上L11和F34 76mm火炮后,炮塔内空间显得非常狭小:乘员的水平活动空间不足,车长和装填手胳膊和肩部难以伸展,在冬天穿上厚厚的棉衣后尤其如此,这也使得设置在炮塔侧面的观察口形同虚设,从而进一步恶化了态势感知能力。
并且这种侧面向内倾斜,过分追求小外形轮廓的炮塔,除了减小投影面积以外,并不能提供多好的防护,其45mm到50mm左右的厚度水平,和车体正面45mm/60度的防护水平也很不相称。。。
而t34炮塔和车体的设计,也似乎颇有种倾斜装甲原教旨主义的偏执。
如果从上帝视角来看,那么值得肯定的是,车体正面和侧面的倾斜装甲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坦克的跳弹能力和防御力,与之相比的是,t34/76 1940和1941型的炮塔侧面和t34整个家族的车体后部也使用了相当程度的倾斜装甲就显得没什么必要了:
这两个部位的倾斜装甲不但对防护没什么实际增益,反而限制了乘员舱室和发动机舱室的可用空间。
并且可用空间不足的侧面倾斜装甲和占用空间的克里斯蒂悬挂的结合,还使得车体内容积原本相对宽阔的t34在实际的车体使用空间上也不如同期的尺寸更小的三号坦克。
其他的重大缺陷也包括并不限于,t34瞄准镜和观察镜质量较为低劣,t34/76的电台质量不良,并且早期仅有车长车采用电台,指挥不得不使用旗语。
可以说以上种种缺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t34实际作战能力的发挥。
综合来讲,早期的t34由于不良的观察瞄准系统,堪忧的可靠性等问题,以及车组乘员训练的不足,严重浪费了t34的纸面性能优势。
冲入德军重围横冲直撞的t34尽管数量也不少,但也难以在德国反坦克炮和坦克的侧后夹击下生存。
更因为以上所述的电台的不良和缺乏,使得很多时候在同一个区域拥有数量优势的t34,也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接着在一片迷茫中,被数量更少,纸面性能更差,却没有以上问题的德国坦克和反坦克炮兵击溃,而这也是苏德战争头一年的常态。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1940年到41年的苏德蜜月期间,苏联曾经从德国进口了几台三号e/f型坦克。
随后在测试场对t34和三号坦克的对比也让苏联人发现,三号坦克除了火力和装甲防护不如t34以外,其他大多数性能尤其是乘员工作环境远胜t34,这也刺激了苏联在1941年在借鉴了kv1的悬挂和三号坦克一些设计的基础上准备研发t34m坦克。
尽管由于苏德战争的爆发使得t34m的研发工作被打断,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基础版本的t34远非一款成熟的设计。
首先,其设计师科什金团队和所属的哈尔科夫厂,不但吸收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大纵深战略的精华,更对于未来战争可能的技术发展方向做出了足够的预判:
在同时期的英法还钟情于将坦克区分为“步兵坦克”,“骑兵坦克”或“巡洋坦克”等不同功能的时候,t34就采用了一种类似universal tank,也就是万能坦克的“三合一”的思路。
科什金赋予了t34在定位上整合npp(步兵支援型),dpp(远距离步兵支援型),和pp(远距离行动型)三种功能的目标,而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