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英国本土发射V-1巡航导弹,为了拦截这些导弹,英军特别改造了一批喷火,将它们的武器和装甲板全部拆下以减轻重量、提升飞行速度。
在接近V-1导弹之后,英军飞行员与它并排飞行,用自己的翼尖去挑动V-1的弹翼,让V-1失控坠毁。
部分二手的喷火V按照《租借法案》的要求被提供给苏联空军,但英国人将这些喷火中的一些好部件拆下来留着自己用,给毛熊人的换成了次等或者旧货,这样做直接坑害了毛熊飞行员。
在与德军交手的过程中,这些喷火的发动机时常出现问题,在战斗中冒出黑烟,最终毛熊只得将这些喷火扔到二线部队。
二站结束后,喷火还曾出口或转让生产许可权,成为不少国家的主力战斗机型,直到五十年代中期才退出现役。二站期间喷火共生产架,是英国生产数量最大的机型。
外表优美的喷火战斗机,凭借自己优秀的作战性能和飞行员良好的飞行技术,帮助英国人取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并在之后的一系列空战中表现出色,终成一代传奇战机。
朱传仁想要喷火,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因为英国人还没认识到喷火的重要性,生产战机的公司也需要订单赚钱。
老常听从了朱传仁的建议,以国家名义采购了80架喷火战机,并提前选派一只200人的飞行员团队到英国接受培训。
这件事中,朱传仁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没有他从中牵线搭桥,这件事不可能这么快成型。
之所以下单80架,不是因为没钱,是因为超级马林公司只能接受80架的订单,再多了他们生产不出来,而且也担心英国国会阻碍。
但80架扔到华夏战场,连塞牙缝都不够,所以朱传仁再次将目光转向了丑国。
野马还处于纸面上,暂时不予考虑。
目前能想想的只有P-40,也是在战争中最富有争议的战斗机之一。
人们常常认为P-40速度慢、机动性差,爬升性能差、在投产前就已经落后等等,甚至丑国国会还因P-40的缺陷发起过调查,该机经常会被列为战争中最差劲的战斗机之列。
上述指控在一定程度上是准确的,但请不要忘记,P-40和P-39是丑国陆航在太平洋战争的第一年中,唯二能大量装备部队的战斗机。
在更先进的美制战斗机批量投产之前,正是这两种飞机在第一线与零式作战,为遏制日军的前进做出了贡献。
P-40不存在重大缺陷,飞起来令人愉快,富有经验的飞行员在熟悉了该机的优缺点后,在空战中做到扬长避短也能取得很好的战绩。
所以在更好的战斗机问世之后,P-40还继续生产了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丑国在二站中产量第三的战斗机,仅次于共和的P-47和北美的P-51。
不过在P-40原型机首飞之前,该机的性能就已经落后于欧洲标准了,并且以后也没能追上。
P-40最初的问题是火力不足且缺乏装甲及自密封油箱,不过30年代的丑国陆航对此也不做要求。
P-40是应丑国陆航30年代中期概念研制的一种低空对地支援战斗机,并不是为高空截击任务而研制的,设计上低空性能和结构强度优先级要高于高空性能。
因为当1937年P-40问世时,正是陆航轰炸机决胜论最鼎盛的时候,这一理论认为潜在敌人无法飞越海洋对丑国本土实施轰炸,陆航战斗机的任务只是海岸防御和地面支援。
战争中,丑国参议院特别委员会对P-40项目进行了调查,从几个方面对P-40提出了批评,集中在陆航批量购买过时战斗机,并且在更先进战斗机问世后还大量生产该机,但他们并没有指控陆航偏袒寇蒂斯。
P-40的庞大产量可从寇蒂斯公布的工厂建筑面积和人力数据的变化中看出,1941年寇蒂斯飞机分部的工厂面积扩大了400%,工人数量达到了人,增加了两座新工厂,一座在纽约州水牛城,另一座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以补充寇蒂斯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原有工厂。
在战时生产高峰期,寇蒂斯飞机分部每天能生产60架P-40!
P-40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寇蒂斯的P-36(Model 75)战斗机,该机安装一台星形气冷发动机。
之后出现的XP-37向P-40迈进了一步,换装了艾利森V-1710液冷V形发动机,并安装通用电气的涡轮增压器,为此座舱进一步后移。
之后是13架YP-37服役测试机,但P-37项目因涡轮增压器的问题而被放弃,于是陆航转向采购更简单的P-36换装艾利森发动机方案。
寇蒂斯设计师多诺万·柏林在认识到星形发动机已成为P-36A继续提高性能的阻碍后,在1937年7月得到陆航的同意后,给第10架P-36A(38-10)换装了1150马力、带机械增压的艾利森V-1710-19发动机,公司编号Model 75P,陆航编号XP-40。
为了匹配液冷的艾利森发动机,P-36机身要进行大量的管线改造,并在机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