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准确的情报。
在第一次世界大站期间,意大利本来是打算保持中立的,但陆军参谋长却向国王递交了联合德国对抗法国的作战计划,被国王批准后的第二年,外交部又和英法达成了协议,准备向奥匈帝国宣战。
关键是这么大的事情军队居然不知道?
要打仗了士兵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一战都快打完了。
这种“不靠谱”的事情还不止一次,由此可见,意大利的效率极其低下,经常朝令夕改、甚至前后矛盾。
等到后来墨大爷上台之后,这哥们倒是大权在握,实现了中央集权,但他本人就会“嘴炮”,说大话是个内行,对军事作战只能是个外行。
为了得到军队的支持,他不惜大量提升军费开支,又对军队内的腐败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在他统治的时代,意大利军队指挥混乱、部队之间毫无默契,这种军队不打败仗那就见鬼了。
军队指挥失利的根本原因在于由于长期分裂而形成了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除了军队指挥问题之外,武器装备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近代,工业水平决定国家力量,自然资源决定工业水平。
有资源你才能造枪造炮,霓虹就是因为资源少才要入侵东北掠夺资源的。
而德国之所以能横扫欧洲,也和其自身煤铁资源丰富有很大关系。
但是,老天爷在这方面不眷顾意大利,意大利的自然资源可能是欧洲国家里最差的了,煤、铁、石油、天然气要啥没啥。
举个例子,德国在1870年煤炭产量就达到了3400万吨,而意大利1894年的时候才24万吨;到了一站前夕,意大利生铁产量为85万吨,而德国在1900年就达到了825万吨。
这种情况直到二站前夕才有所改变。
除了资源匮乏之外,地理环境也不适合大工业发展,咱们看意大利的地形可以发现,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是山地,尤其是南方,几乎没有几块平地,连修铁路和公路都很麻烦,就更不用说盖工厂了。
只有北部地区有平原和充足的水源,所以意大利的工业也主要聚集在北部地区。
这也就出现了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而仅有的工业也是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为主。
1890年,意大利的总体工业潜力只有奥匈帝国的60%,俄国的1/3,丑国的1/6,英国的1/9,到了1938年,其总体工业潜力也仅仅相当于霓虹的一半,德国1/5,连丑国的1/11都不到。
在国民生产总值上就差得更远了。
1890年,意大利国民生产总值不到法国和毛熊的一半,不到英国的1/3。
先天不足,后天残废,面对这样的情况,意大利就算是拼尽全力了,也没法打造出趁手的兵器。
所以武器装备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资源的缺乏。
如果是指挥和装备都是外在因素的话,影响军队战斗力的还有内部因素——士气。
在这个方面,就可以拿二战时期的老队友德国和意大利做个对比了。
在咱们的印象中,德国人严谨认真、忠于职守、讲求效率、富有纪律性。
这种性格在平时的表现就是高质量的工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就是绝对服从的铁血战士。
但是意大利人正好相反。
意大利人很会享受生活,在意大利人眼中,家庭和个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说让意大利人为了集体牺牲个人,那比登天还难。
另一方面,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骨子里就带有一直浪漫的,文艺的情怀。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自由散漫、个人主义、享乐主义。
在二战的环境下,到了战场上谁跟伱追求自由,追求享受,文艺范挡不住子弹啊。
教育水平的落后也拉低了军队的整体素质。
意大利的教育在欧洲算是比较落后的,1877年才颁布义务教育法,但推行得并不顺利。
尤其是南方农业地区,本来就贫穷落后的南方就觉得有读书还不如种地有用,因此意大利士兵大多数都是文盲,文盲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有效实施复杂的战术,陷入了一个有高超的战术你也听不懂,给你先进的武器你也不会用的尴尬局面。
到了一站前夕,意大利军队中竟有1/3的新兵是文盲,而德国只有千分之一。
所以指着这群懒散,自由,享乐的人去战场和敌人玩命是很不现实的,在这群文盲看来,国家还不如回家,荣誉还不如意大利面香呢,就算是拿着鞭子在后抽,他们也打不赢啊。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打仗总是“拖后腿”、投降后也没什么耻辱感,反而还嘻嘻哈哈了。
当然,这样说不是为了把意大利贬低的一无是处,至少他们的武器装备,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至于他们在非洲的表现,倒是可以说一说。
作为轴心国三个核心之一,意大利在整个二站期间的存在感都不强。
与德国和霓虹称霸世界的梦想不同,墨大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