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航线,运营仅一年多的“沪蓉航空线管理处”被替代了,并入新成立的“华夏航空公司”,这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家航空公司。
这家航空公司在成立之初,是由丑国独资,遭到了各种反对,最后不得不改为中方占股55%、美方45%。
十年期合同满后,中方股份进一步提升到了80%。
既然丑国人控有这么多股份,飞行的飞机自然全是丑国货。
这些飞机来自不同的制造商,其中就有著名的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也就是“麦道飞机”。
它生产的DC-2、DC-3、DC-4都是全世界畅销款客机,特别是DC-3后来还改装为C-47军机,生产量接近13000架。
“华夏航空公司”在建立后,逐步扩展自己的航线。
先是以“沪蓉航空线管理处”的“魔都-金陵”段为基础,逐渐延伸到宜昌、雾都和蓉城,彻底贯通了“沪蓉线”。
第二条航线则是联通金陵和京城的“京平线”,路线为“金陵→徐州→泉城→津门→北平”。
但是这条航线被“津浦铁路”抢走了大量乘客,亏损严重,曾经一度调整为“魔都→海州→青亭→津门”的海上航线,直到1933年才有所好转。
第三条航线是魔都到粤省的“沪粤线”,一个是东亚的金融中心、一个是国民隔命的发源地,两地间的来往十分密切。
从1936年开始,“沪粤线”还在香江增设了中间站,有三地的大量上流人士和外国人作为客源。
至此“华夏航空公司”搭建起连接“东西南北中”的三条干线,又开始筹划新的航线。
当时东亚的战争阴霾已经很浓了,金陵希望加强西南方的航空运输,很快开辟了“金陵→雾都→贵阳→春城”的线路。
1936年,还开通了粤省飞往越难的航线,也是华夏第一条国际航线。
战争期间,“华夏航空公司”的国内客运基本中断,主要保持与缅甸、阿三的通航。
1931年5月开始,还参与了“驼峰空运”,运输了大量的抗战物资。
战争胜利后,“华夏航空公司”获得了大量新型客机,比如C-54军机改装的DC-4,载客量和乘客体验都有极大提升。
同时还新增了大量国内外航线,包括雾都-北平、雾都-粤省、魔都-旧金山等,运输总周转量甚至在国际民航运输协会排第8位。
华夏的民航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蛋糕,国内外的很多资本都想分上一块,因此在“华夏航空公司”之外又建立了一些其他的航空公司。
其中唯一可以和“华夏航空公司”分庭抗礼的,是中德合资的“欧亚航空公司”。
当时德国为了暗中储备空中军事力量,大力推进了航空科技,产生了梅塞施密特、容克等等著名的航空企业。
另一方面,德国人为了在远东布局,极力拉近与华夏的关系,因此就有了德国汉莎航空的投资。
最终形成了中方三分之二股份、汉莎三分之一股份的“欧亚航空公司”,而取名“欧亚”的本意,就是要联通金陵到柏林的空中走廊。
为了实现欧亚联通,他们规划了三条航线:
魔都→北平→满洲里→西伯利亚→柏林
魔都→北平→库伦(乌兰巴托)→西伯利亚→柏林
魔都→兰州→迪化(乌鲁木齐)→中西亚→柏林
彻底贯通这三条路线的希望十分渺茫,前两条需要获得毛熊方面的支持,而毛熊已经开始警惕德国,他们不会给德国提供横穿毛熊领土进行军事侦查的机会;
第三条要跨越辽阔的中西亚,中途的油料供给和航线维修十分困难。
因此欧亚航空的航线,实际上只局限在国内。
只是德国人一直没有放弃贯通欧亚的可能,坚持发展西北方向的航线。
经过各种努力和调整,1937年的欧亚航空已经拥有4条航线,总航程达6760公里。
欧亚航空的客机全部来自德国容克公司,这家公司出品了二战中很多著名的轰炸机,比如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欧亚使用的容克飞机有四种型号,截止1939年,欧亚航空总计拥有F13型飞机2架、W33型飞机6架、W34型飞机6架以及JU52型飞机8架。
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有德国股份的“欧亚航空”受到了冲击。
1941年8月中德断交,德方人员全部撤走,欧亚航空完全变为中资国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欧亚航空的大部分飞机都在香江启德机场被小本子空军炸毁,只剩下一架Ju-52勉强维持着“雾都-桂林”的航线。
除了“华夏航空公司”、“欧亚/中央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之外,这个时期还曾有“中苏航空公司”、陈家的“民航空运队”、孔家筹办的“大华航空公司”。
这么多的航空公司,很容易让人产生“选择困难”,如何才能挑选最佳的“空中旅行”呢?
不同地域的空中风景线既然是飞行体验,首先考虑的就应当是空中的景色。
民国时期的民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