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带来的另外一个“成果”,就是保质期长、运送成本低、廉价的真·工业食物,其中罐头食品首当其冲。
实际上,密封罐头的技术是一个叫做尼古拉斯·阿佩尔特的法国人发明的。
当时,拿破仑想要解决军队的食品供给问题,而阿佩尔特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发明了密封金属罐外加高温消毒的技术,大大地提升食品的保存期限,也因此得到了法国政府的奖赏。
不过,对吃十分讲究的法国人并没把罐头食物放在眼里,反而是英国人将此发扬光大。
一个叫做彼得·杜兰德的英国人,紧跟着阿佩尔特的步伐,申请了密封罐的专利,其中也参考了不少阿佩尔特的发明技术,并把它卖给了英国商人。
1813年,英国
凭借着英国人先进的工业技术和生产线,从肉、鱼到蔬菜汤、渍水果,英国人都能生产出来。
罐头食品生产的一大核心就是高温。
关于微生物的研究发现,有些休眠状态的细菌和真菌孢子比如肉毒杆菌芽孢可以在100°c以上的温度存活。
一般的食物煮熟了马上就吃了,温度足够杀掉活菌就行;
但是细菌芽孢却能在罐头的厌氧环境中苏醒、生长然后让食物变质,所以必须要消灭干净——在130°的高温下蒸上接近20分钟。
在巴斯德关于细菌的研究之前,人们已经通过不断的试验,得出了“高温能够保证食品不变质”的结论;
后来关于微生物的研究,更是促成了生产流程的标准化以及食品安全的提升。
不过,长时间高温消毒会让食物失去原有的口味,只好用口重的调料掩盖,味道自然不怎么地了。
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味道不是首要考虑。
英国广布全球的殖民地以及军队,非常需要这些罐头来给他们提供“家乡的食物”。
比如,在阿三的殖民地官员,会在午餐会上食用“罐装鱼、培根、鹅肝酱饼、芦笋和奶酪”,配上罐装豆子、衣栗子以及瓶装杏仁和葡萄干。
而上流人士的餐桌上,则是三文鱼罐头、罐装蘑菇、瓶装豆子,以及腌黄瓜、调料、果冻和果酱,这些都是“令人敬仰的东西”,但光看罐头二字就让人食欲全无。
为了方便,殖民地不少美食也被英国人改造成了快餐,例如阿三的咖喱,本需要精心调配的各种香料,结果被英国人把所有的粉粉都堆在一起做成混合料包,和鸡放在一起咕咚咕咚一通乱煮。
后来自然也出现了罐头制的咖喱,连煮都免了。
而到了19世纪末,由于技术的发展以及量产带来的廉价,工业食品蔓延到了城市民众的餐桌上。人造黄油、炼乳和可可等等工业产品开始成为家庭食品主力;
来自殖民地和新世界的肉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等地,被提前称重然后密封包装,放在杂货店里卖;
从夏威夷和马来西亚进口的水果罐头也登上了商品货架。
普通工人阶级也能通过罐头食品,制造虚假的“奢侈享受”了——
“……傍晚茶包括加拿大三文鱼罐头,佐以面包和黄油,澳大利亚梨子罐头和康乃馨炼乳。”
不要笑人家寒酸,在那个年代,罐头和其它工业食品对于平民阶层非常重要。
两场战争,英国广布全球的的农产品贸易遭到了严重打击。
在严格的配给制度下,罐头蔬菜成为了平民阶层几乎唯一的蔬菜来源,丑国产的午餐肉简直有如珍馐。
甚至连一些上层阶级都因战争的经济拮据而失去了专属的厨师,捣鼓不出来欧式的美食,不得已加入了“黑暗料理”的队伍。
而当经济恢复、人们又重新开始考虑口腹之欲之时,也就早已没有了“英国美食”一说,来自民间的饮食文化几乎断代,高端饮食只好转向法国菜、意大利菜,而平民饮食则由各类移民后裔提供。
而后世唯一能被称得上美食的,正是大名鼎鼎,堪称英国“国民菜肴”的炸鱼薯条,在全英境内门店遍布,达上万家,数量是麦当劳的8倍。
一站时英国士兵间曾经流行以“炸鱼”“薯条”作为接头暗号,辨别敌我。
在2010年“英国十大特色”的全国调查中,炸鱼薯条以73%的得票率领先“女王”和“披头士”,成为英国文化符号。
如果说炸鱼薯条打上了深深的“英伦”烙印,那么这个烙印来自于工业隔命时期:在机器高速运转与城市急剧扩张的过程中,新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新的食物口味。
其实英国人不是很爱吃鱼。
同样是岛国,英国比小本子对鱼肉的热情要低得多。
虽然有着长达11450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以及占据优良渔港如布利克瑟姆带来的欧洲
莎士比亚时期,也曾广泛认为鱼肉“营养不良”,多吃无益。
在莎翁的名著《亨利四世中就有:
“这种
不苟言笑的孩子从来不会有什么出息……他们平常吃的无非是些鱼类,所以他们都害着一种贫血症。”
直到后世,英国的人均鱼肉摄入量仍远远低于小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