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1年,丑国军械部开始了对于半自动步枪的招标。
除了加兰德,当时参与竞争的还有贝尔艾蒂和汤普森设计。
另外,约翰·道格拉斯·佩德森也在军械部资助下开始研发一款口径小于.30的半自动步枪。
佩德森最终选择了一款.276(7毫米)子弹。
更小的口径可以让枪变得更小更轻便,降低后坐力,并允许士兵携带更多弹药。
时间快进到1925年,佩德森成功研发出来一款原型枪。
原型枪采用了10发弹夹和固定的弹匣,弹夹会被整体塞进弹匣之中,当子弹打空之后会被直接弹射出来。
这个系统会被加兰德借鉴并整合到加兰德步枪之中。
其半自动装置使用了延迟后座原理,可以被理解为一把大号的鲁格手枪。
在1925年,.3006子弹的装药迎来了一项改进。
新型的子弹尽管和先前的设计在尺寸上是一致的,但其压强曲线和老型号完全不一致。
新型装药的燃烧更为缓慢,不足以让底火驱动半自动装置。
同时,底火开始被固定至子弹上。
加兰德的底火冲程系统依赖底火来实现半自动,而现在底火不止不足以驱动装置,更是被固定在了子弹上。
底火冲程设计正式被作废,加兰德不得不重新设计一种半自动系统。
现代轻武器使用的子弹皆是定装弹,一般来说包括了弹头、推进药、底火、固定底火的装置和弹壳这五部分
无论如何,竞标依旧按计划执行。
贝尔埃蒂的设计一开始就被淘汰了,而汤普森的设计则在1926年和加兰德的底火冲程设计进行了比较。
二者很快就被指出缺陷,并要求修正以重新测试。
但在这个时候,军械委员会已经认为佩德森的设计的优势已经极为明显了,他们要求加兰德提交一款使用.276子弹的型号来和佩德森的竞争,原本的.30口径半自动步枪则只建议制造一支来进行测试。
在测试之后,加兰德重新设计了一支步枪,这把步枪根据口径不同被命名为t1和t3。
和之前剑走偏锋的底火冲程不一样,设计采用比较传统的导气冲程设计。
枪管的末端有一段导气管,子弹发射后膨胀的气体进入后推动活塞实现半自动。
在1928年,战争部进行了一次公开的招标。
战争部要求所有设计都必须为使用.276子弹的半自动步枪,并着重要求步枪设计简单、坚固且要易于生产。
设计师们被告知招标“大概”会在1929年7月1日进行,要求则和1921年的测试基本一致。
总计7种设计参与了竞标,但最后加兰德的设计被认为更为优越:它部件更少,更轻,更简单,更容易制造,不需要润滑子弹……如此等等。
不过这个设计并非没有问题,枪膛闭锁失败、走火和导气系统失灵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
另外,战争部还重新审阅了决定使用.276子弹的决定。
在对活羊进行射击实验后,他们发现中口径子弹在远距离有着更强的杀伤力,而小口径则在短距离表现更好。
基于未来战争的不确定性,委员会建议恢复.30口径加兰德的设计工作。
不过,最初,委员会还不甚愿意抛弃.276口径,但有位将军极力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276口径的步枪就是垃圾。
这位将军就是麦克阿瑟,他当时担任丑国陆军参谋长,每句话都格外有分量。
出于对小口径穿透力的不信任,他并没有接受组委会的建议,强行要求把.30口径的步枪规划为重点项目。
在一片混乱之中,加兰德开始在春田兵工厂开始对.30设计进行改进。
原历史中,这些改进过的步枪于1932年三月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测试,且表现得相当好。
丑国陆军向春田兵工厂订购了80支t1e2步枪,这些实验型步枪每一支造价1831美元,但工程师估计量产版本得成本可以降至64美元。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步枪于1933年八月三日被定项为“丑国半自动步枪,.30,”。
在1935年十月,步兵和骑兵的测试结论都推荐步枪替换903春田步枪。
在1936年1月9日,加兰德作为制式装备进入现役。
由于工厂为优化生产擅自做出了许多改动,早期的加兰德不乏问题:比如,如果弹夹中
弹夹在还剩一发子弹的情况下直接弹出。
但这些问题都在还原加兰德原来的设计后解决了。
因为难以安装刺刀和可靠性问题,枪口导气装置也被更为传统的导气系统所取代。
在进行这些修正之后,加兰德的枪管长度增加到了24英寸,重量则增加到了8
.3千克。
像大部分新武器一样,早期加兰德的生产较为缓慢。
1939年九月的生产速度达到了100支一天,到了1940年一月则达到了200支一天。
随着丑国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