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原材料都是一头蒙。”
“先做成本预算吧,初期生产量不用扩大,先熟悉生产流程再说。”
“我知道了,不过这也不算零食啊,跟咱们厂的主旨不符。”
顿了下,夏元璋神秘兮兮的笑了下:
“你如果没想法,我倒是有个主意”
“哦?”朱传仁多少有些惊喜,夏元璋是管理型人才,没有什么创新能力。
他突然这么说,能不让朱传仁觉得惊喜吗?
“你知道果冻吗?”夏元璋问。
知道果冻吗?麻烦把吗字去掉好吗?那可太知道了。
绝对是风靡全世界的小零食,小孩子和女生们的最爱。
而果冻也几乎随着丑国现代史的脚步成长起来的,在以后的百年时间席卷全球。
果冻是什么做的呢?明胶。
15世纪开始,欧洲人就通过烹煮猪或牛的骨头、皮来制作食用明胶,一连煮上几个小时,过滤,加香精和调味剂。
不过这个过程不但耗时,作为大众商品来说代价太高。
19世纪,果冻进入丑国上层社会,甚至老大的家宴里都有各式果冻甜点。
市场急需一种简便制作果冻的方法。
与此同时,工业革命的进行曲一直在欧美上演,一些想发大财的人不遗余力地搞各种发明创造。
一个叫彼得库珀的发明家首先想出一个简易获得明胶的方法:工业明胶粉。
这名字听起来好像有毒,其实就是用机器把明胶烘干后磨成粉,需要用明胶的时候直接加水。
他立即注册了专利。
但对食品工业根本不屑一顾的库珀来说,这点小发明并没有太大意义,他一直沉浸在如何制作更好的工业胶水里。
当时纽约市郊有一对以贩卖止咳浆为生的夫妻,丈夫叫皮雷尔,妻子叫梅。
梅喜欢烹饪,没事就在家做蛋糕、巧克力甜品什么的,手艺不错。
当时丑国的医疗急速发展,止咳浆的需求越来越少,梅就想靠卖吃的赚钱。
于是,他们俩用很少的钱买下了库珀的明胶专利,使劲往明胶里加各种,试吃的人们都觉得口味很赞。
于是,他们给自己的果冻起了个名字,jello,jell就是胶状物的意思,o就是“可爱的果冻”。
不过他们俩搞小作坊行,不好意思到大街上搞营销推广。
1899年,清光绪25年,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夫妻俩把专利配方以450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熟人,w先生,这个价格在后世听起来不高,但在当时也不算小数目了。
w是个成功的食品推销商。
他尝过又漂亮又美味的果冻之后,投资数百美金建立了生产线,把自己触角所及之处都摆上了各种包装精美的果冻。
4年之后,对自己过于自信的w终于接近破产,想把生产线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一个大头商人。
结果大头商人突然变聪明了,考察了足足三个月后,没买。
好运终于光顾w了。
1904年,w雇佣了一个很机灵、口才很好但不太懂生产的员工,他一直在说服w拿出一笔钱336美金到当时美国最火的家庭妇女期刊上做一个季度的广告。
说要想成功必须找到时代的浪尖,并坚定地站在浪尖之巅。
336美元是多少钱?当年一大包jello市场价只有10美分,毛利只有不到0.5分。
当时丑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想建造一艘远航巨轮,造价是7000美金。
w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冒险一试。
家庭妇女杂志的编辑们找了几个欧洲移民妞,白裙子,烫着金色卷发,向读者宣布:
jello是丑国人最喜爱的甜品。
一年后,w销售了25万美金的果冻。
没过几年,w干脆把自己的公司命名为jello,成为
丑国最有名的食品品牌之一,差不多等同于后世的星巴克。
1924年,丑国开始流行听收音机,w就往广播公司砸钱,流行插画广告,就往漫画杂志里砸钱,流行报纸广告就往新闻公司砸钱,流行电视广告就往电视广告公司砸钱,流行食谱就找人写果冻食谱。
几十年以后,各种媒体分流了读者和观众,恰好又开始流行代言人广告,w巨资请来一个喜剧明星做代言,把公司推向顶峰。
但问题接踵而至。
丑国肥胖症患者越来越多,很多营养学家归罪于高热摄入。
刀乐贬值,但果冻的价格涨不上去,广告费也越来越高。
于是w的
jello又恢复了它最初的名字:明胶果冻。
不过朱传仁有些好奇:
“夏掌柜?你是从哪知道这东西的?”
夏元璋苦笑:
“也是运气,前阵子我参加了工部局一个丑国人的生日宴,他家小孩一直在闹脾气,那丑国人就拿出了果冻塞到小孩嘴里,立马就不哭闹了。
当时我就觉得有利可图,上去一问,觉得这玩意不错,制造起来也不困难。”
朱传仁点点头,他就知道这不是夏元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