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佩服那些穿越就开挂的前辈呀,那么多做文抄公的,是怎么背诵全文的?她看过的很多穿越小说,连主角名字都不记得了。又是怎么克服语法差异的? 会说和会写是有本质差异的,历史背景、宗教信养、地方风俗……一弄不好就会踩雷呀,这个时代,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写作都非常讲究文笔,不是现代网文靠脑洞取胜的,看来文抄公的路子自己是走不通的。她现在必须要打基础,从小学学起。 老老实实上了一周课后,她决定以后隔几天再来上一天课,跟得上学习进度就行了。这里的小学进程实在是太慢了,好像主要以培养兴趣爱好为主,她可不想天天跟一群孩子做游戏。 反正同学和老师都不怎么注意她,这是她观察一周后得出的准确结论。以前她还以为是班上的孩子年龄太小了,那个班上的老师也不太负责,才会这么忽略她。而这个班上的孩子大了一些,老师看上去也是负责的,但还是会有意无意的忽视她,非常方便她逃课。 现在才相信以前老师说的国外的快乐教育,只是教育分级的遮羞布,每个阶层受的教育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教育体系基本阻隔了中下阶级向上爬的通路。麦茜也不相信那些私立学校或是精英学校教的也是这些。 ………… 麦茜骑着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里都在响的儿童自行车,顶着伦敦的初雪与寒风,在大街小巷中穿行。 这是她从废品收购站里淘出来,花2磅巨资买来,老约翰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帮她修理到勉强能骑。她戴着一顶报童帽,帽子下面枯黄如稻草的头发已被她剪成板寸,太没营养的头发,需要好好养养。配上黑色棉袄和深色的牛仔裤,打眼看都会以为是个瘦弱的小男孩。 但这可是著名的腐国,小男孩可能比女孩还危险,她还需时刻看着地图,小心探索,生怕一不小心骑到了臭名昭著的伦敦东区,那可是出过世界著名的开膛手杰克的地方。但那里有好多已经倒闭或正在倒闭的工厂,可能找到可以赚钱、谋生的机率更高些。 她有大多数女人共同的毛病,就是方向感很差,经常花半天的时间在一个地方反复转悠。 在漫无目的的转悠中,她看到了一些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孩子也没去上学,到处晃悠。有的送报纸、有的送牛奶、更多的是捡废品。 在她套了几个孩子的话后,才知道他们大多数是非法移民的后代,或是英国殖民地国家迁移过来的二等公民,在英国没有正规的身份证明,英国的儿童福利没有他们的份,家里人也没钱送他们去上学,私立学校费用奇高无比。运气好点的,可以上免费的教会福利学校,那也需要他们的父母没有不良前科,还要有人担保。 送报纸和送牛奶的活在他们眼里是体面的肥差,一般这样的活很难让他们这些没身份的无业游民的孩子来干。 那时她就开始衷心的感谢,她那不知道是死是活的亲身父母把她扔在一家还算是正规的孤儿院;感谢奇葩的莫里亚蒂夫妇领养了她,让她有了英国正式的身份证明……只要努力寻找,总能找到比你更惨的人,这真是一个提升幸福感的好方法。 记得前世看过一部据说是得了很多奖的美国电影《超脱》,介绍她看这部电影的人告诉她这是美国的一部讲老师与学生之间,从不理解到理解的友爱的故事。当她看过之后只想骂一句“去TM的友爱”,她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中学的老师好像个个都想自杀,学生个个恶劣的都能把国内少管所的孩子衬托成天使…… 后来是看了影评才理解导演想表达什么,这是一部揭露美国中下层阶级教育体系弊端的影片,不了解资本国家国情的人很难找到共情。就因为这种教育体质完全掐断了这个阶层“学习改变命运”的途径,这些学生感觉生活没有希望可言,出了学校只能像自己父母那样如蛆虫般,在生活的泥潭里挣扎。 而仅与他们一街之隔,就是美国最繁荣的街区,他们每天能看到街道那边的人跟他们过得完全不同的人生……现在身处80年代的英国的麦茜,每当看到那些到处游荡的孩子,就觉得真正看懂了那部电影。如果平行空间不出什么大的偏差,那部电影还要在16年以后才上映…… 而在热闹繁华的街区,她看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伦敦特色。 色彩暗沉严谨,以黑、灰、棕色的深色调为主,戴着礼帽,拄着文明棍的老派绅士;与着装鲜艳,各种奇装异服的年轻一辈在同一画面中,既互相融合,又格格不入。 街上以黑色为主色调的老牌轿车和大红色的双层巴士、色彩鲜艳的冰淇淋车融汇在车流中。 这是个新旧思想融汇碰撞的时代…… 她还看到过几个化着烟熏妆,剃着光头,头上只留着短短毛桩,脸上和露出来的脖子纹着纹身,着装有着赛博朋克风格的青年男女……后来她才知道那些是光头党和他们的跟风者,大多是工人阶级的叛逆子弟。 因为持续的经济大萧条,这种风格还成了中、下层阶级青年追求的时尚。那时她脑补着,这如果真是HP世界,如果斯内普的爹没渣得那么人神共愤,那他也算是工人阶级子弟吧,他的中二期正好是光头党最胜行的时候,要是他也打扮成这样,还会有那么多同人女主前仆后继的穿越过来拯救他,养成他,扑倒他吗? 看到很多色彩搭配清奇,着装五花八门的新新人类。有烫着爆炸头,上身穿着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