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突破时刻(1 / 2)

丝路新医 江湖老六 1491 字 1个月前

窗外的蒙蒙细雨给克州蒙上了一层薄纱,凌晨三点的研究中心灯火通明。

李明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又一次检查起基因测序的数据。

显示屏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记录着这一个月来的研究成果。

实验台上,最新一批的pcr扩增结果正在分析中。

这是他们第1207次尝试,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每一个样本都要重复测试三次。

高原综合症课题组的工作记录本已经堆满了整面墙的架子。

“还在加班?”阿依古丽推开门,手里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刚收到和田实验室的新数据,要一起看看吗?”

“太好了,”李明接过咖啡,精神一振,“快看这个。”

他指着屏幕上一组闪动的数据,“第27号染色体上的这个突变位点,在所有重症病例中都显示出异常高的表达量。”

阿依古丽放下咖啡,仔细查看起来:“等等,你注意到这个规律了吗?这个基因突变在母系遗传中的显现度是父系的三倍多。”

“对!”李明激动地站起来,在白板上快速画起图表,“如果把所有病例按照遗传方式分类,母系遗传的病例不仅发病率高,症状也更加典型。”

正说着,实验室助手小王跑了进来:“李主任,第三批细胞培养出结果了,您要来看看吗?”

两人跟着小王来到培养室。在荧光显微镜下,携带突变基因的细胞呈现出独特的形态变化。更令人兴奋的是,当加入从雪莲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后,这些细胞的代谢特征发生了显著改变。

“太神奇了,”阿依古丽喃喃道,“这些细胞的线粒体活性比对照组高出近40。”

“这说明什么?”小王好奇地问。

李明若有所思:“这可能是一种适应性进化。在高海拔环境中,这种基因突变也许能帮助细胞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氧气,但同时……”

“同时这种改变也带来了风险,”阿依古丽接过话,“特别是在接触某些特定物质时。”

正讨论着,王野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尽管已是深夜,但和田实验室显然也没有休息。

“有重大发现!”王野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我们在雪莲中分离出的活性物质能直接激活这个基因位点的表达。而且,这种激活作用在2000米以上的海拔环境中特别明显。”

三地的研究人员立即展开热烈讨论。

通过连夜的数据分析和论证,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逐渐成形:这是一种与高原适应密切相关的特殊基因突变。在正常情况下,这个基因处于相对沉默的状态,但在特定的环境因素刺激下——比如高海拔加上特定植物的活性物质——就会被激活,引发一系列症状。

就在这时,护士长匆匆跑来:“李主任,阿依古丽医生,204床的病人家属找你们!”

两人赶到病房,是他们跟踪研究的一个典型病例:11岁的维吾尔族女孩阿米娜。让他们意外的是,阿米娜的母亲带来了一个重要信息。

“我们家族的族谱,”母亲从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厚厚的记事簿,“我查了很多代,发现每一代都有人得过类似的病。”

李明和阿依古丽仔细翻看族谱,一个惊人的发现浮出水面:这个家族200多年来一直生活在高原牧区,世代都有使用雪莲的传统,而且病例几乎都出现在女性后代中。

“这完全符合我们的理论!”阿依古丽激动地说。

回到研究中心,两人立即整理数据,准备召开紧急视频会议。正在这时,小杨慌慌张张地跑来:“李主任,急诊来了个新病例,疑似早期症状!”

这是他们第一次遇到发病初期的病例。病房里,一个五岁的维吾尔族女孩正发着高烧,皮肤上刚刚出现淡淡的环形斑痕。

“立即采血化验,”李明果断下医嘱,“同时准备基因检测。”

阿依古丽已经开始配制改良版的中药方剂:“这是根据维医典籍记载,结合现代药理学研制的,应该能控制症状。”

同时,他们严格控制了所有可能的环境诱因,包括避免接触任何高原植物提取物。

三天后,结果令人振奋:患儿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各项指标都比预期要好。基因检测证实,她确实携带那个特殊的突变,但由于及时干预,避免了症状的恶化。

消息很快传遍了南疆医疗系统。各地医院纷纷表示希望加入研究网络,共同开展后续工作。

张国华通过视频连线表达了祝贺:“这个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对于理解人类的环境适应机制也很有意义。我建议你们尽快整理论文,同时要考虑建立专门的研究中心。”

一周后,自治区卫健委召开专门会议,决定在克州建立“南疆高原疾病研究中心”。当李明和阿依古丽被任命为共同负责人时,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个发现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李明在成立仪式上说,“它告诉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新的奇迹。”

阿依古丽接着补充:“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要以开放和谦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