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联合攻关(1 / 2)

丝路新医 江湖老六 942 字 1个月前

当李明和阿依古丽赶回医院时,小杨已经在急诊室等待。

“患儿体温398度,皮疹面积比其他病例更大,”小杨快速汇报,“而且出现了肝功能异常。”

病床上,两岁的小女孩正在发烧,皮肤上的环形斑痕几乎布满全身。

更令人担忧的是,她开始出现黄疸症状。

“立即采血,”李明说,“做全套检查,同时留取基因检测样本。”

阿依古丽已经开始联系喀什的实验室:“我让他们今晚加班,优先检测这个样本。”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除了肝功能异常,患儿的免疫指标也有明显异常。这些特征与之前的病例明显不同。

“会不会是同一种病的重症类型?”阿依古丽提出猜测。

正讨论着,王野从和田打来视频电话:“我刚刚走访了之前的几个病例家庭,发现个重要线索:那些家庭都有在高原放牧的历史!”

“对!”李明眼睛一亮,“这个小患者的家庭也是牧民!”

阿依古丽快速记录:“所以可能与高原环境有关?但具体是什么因素……”

“我建议立即组织联合会诊,”王野说,“这个病例可能是打开谜题的关键。”

一个小时后,三地医院的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连线。

屏幕上同时显示着各地收集的病例资料。

“目前总共发现21例,”李明总结道,“其中重症3例,中度12例,轻症6例。地域分布主要在南疆高原地区,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

“我们做了初步的基因筛查,”阿依古丽补充,“发现一个异常的基因片段,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就在这时,阿曼大夫拿着一叠发黄的纸张走进会诊室:“我找到更多的维医记载了。古代医书上说,这种‘月痕热病’与‘天山雪莲’有关。”

“雪莲?”专家们都愣住了。

“对,”阿曼大夫解释,“据记载,高原牧民有食用雪莲的传统,认为可以抵御严寒。但有些人食用后会出现特殊反应。”

这个发现立即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

很快,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形成了:是否存在某种特殊体质,在接触特定的高原植物后会诱发基因表达?

“我建议分成三个研究小组,”张国华通过视频提出建议:“第一组负责临床研究,收集更多病例资料;第二组负责基因研究,重点关注可能的致病基因;第三组负责环境因素研究,特别是高原特有植物的影响。”

连续工作到深夜,初步的研究方案终于确定了。

李明和阿依古丽负责协调三地的研究工作,同时继续跟进重症病例的治疗。

“你今晚先休息吧,”李明对阿依古丽说,“我守着病人。”

“不用,”阿依古丽摇摇头,“我也想看看病情变化。而且……”她顿了顿,“现在每一个发现都可能很重要。”

凌晨时分,患儿的体温终于开始下降。

两人松了口气,但更多的疑问浮现出来:为什么有的病例会特别严重?是否存在某种诱发因素?

“我在想,”阿依古丽突然说,“会不会是多个因素的叠加?比如基因易感性加上环境诱因……”

“有道理!”李明一拍桌子,“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多因素分析模型。”

两人开始在白板上画分析图,把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列出来:基因、环境、饮食、年龄、性别……

天亮时,第一批基因检测结果发来了:在所有重症病例中,都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基因突变。

“这是个重要发现,”阿依古丽激动地说,“我们可能找到了致病的关键基因!”

接下来的日子,三家医院的研究工作全面展开。李明带队深入高原牧区走访,收集更多的病例资料;阿依古丽负责基因研究,日以继夜地分析数据;王野则带人采集高原植物样本,寻找可能的环境因素。

“有新发现!”一周后,和田实验室传来消息:在雪莲中检测出一种特殊的活性物质,可能与基因表达有关。

同一天,喀什的基因实验室也有了突破:那个特殊的基因突变,在正常人群中也存在,但频率很低,而在高原牧民中的携带率明显偏高。

“这说明什么?”小杨问。

“说明这可能是一种适应性进化,”李明解释,“在高原环境下,这个基因可能有某种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某些风险。”

研究逐渐深入,一个令人兴奋的理论框架开始形成:这可能是一种独特的遗传性疾病,与高原环境和特定植物共同作用有关。

“如果能证实这个理论,”阿依古丽说,“不仅能帮助这些患者,还可能为研究人类的环境适应提供新的视角。”

当天晚上,三地医院再次召开视频会议,共同讨论研究进展。张国华听完汇报后说:“这个发现很有意义。建议你们尽快整理资料,准备发表论文。”

会后,李明和阿依古丽还在办公室讨论。

“其实我一直在想,”阿依古丽说,“这片土地上还有多少医学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

李明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突然感到一阵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