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半,手术室的走廊里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李明站在手术室门口,目光落在手中的两份手术同意书上:一份属于车祸中受伤的旅游团领队,开放性骨折合并多发性内脏损伤;另一份属于那位怀孕的维吾尔族女士,肝脏撕裂伤合并胎盘早剥。
每一份同意书背后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而现在,他必须决定先救治谁。
“血库准备情况怎么样?”李明转头问护士长古丽娜尔。
“献血的人越来越多了,但血液还需要时间检验和处理。”古丽娜尔说,“现在能立即使用的只有4个单位红细胞和6个单位血浆。”
“把急诊外科骨科最好的助手都叫来。”阿布都·卡德尔院长走过来,“两台手术必须同时进行。李明,你先做产科那台,让穆塔尔医生主刀骨科手术。”
李明点点头。
穆塔尔是医院骨科的老专家,虽然平时话不多,但手术技术极其精湛。
“我已经通知了阿曼大夫,”阿依古丽匆匆走来,手里拿着几份化验单,“他的止血方现在重新配好了,剂量更适合产妇使用。对了,产妇的凝血功能报告出来了,纤维蛋白原开始下降。”
“来不及等了,马上手术!”李明当机立断。
大出血病人的凝血功能下降是个危险信号,再拖延情况会更糟。
手术室里,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产科艾孜古丽主任和她的团队已经在待命,麻醉科的设备也调试完毕。
“李医生,我给她做了脊麻。”麻醉师努尔兰说,“考虑到出血量大,全麻风险太高。”
李明认可地点点头。
努尔兰虽然年轻,但判断很准确。
在这种情况下,脊麻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阿依古丽,你来监测胎心。”李明一边系手术衣一边说,“有任何异常立即告诉我。”
“明白。”阿依古丽已经站在了b超机旁。
手术刚一开始,问题就出现了。
腹腔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肝脏右叶有一条长约8厘米的裂口,血液正源源不断地涌出。
更糟的是,破裂处紧邻下腔静脉。
“纱布压迫,吸引器准备!”李明沉声说,“艾孜古丽主任,请帮我评估一下胎盘情况。”
产科主任快速检查后,脸色凝重:“胎盘24的面积已经剥离,情况不太好。”
这是一个极其棘手的情况:如果先处理肝脏破裂,胎儿可能会因为缺氧而危险;如果先剖宫取出胎儿,母亲又可能因为失血过多而休克。
就在这时,阿依古丽突然喊道:“胎心开始降低了,已经降到110次每分!”
千钧一发之际,手术室的门被推开,阿曼大夫拄着拐杖走了进来。
老人虽然没有穿无菌手术衣,但他的出现仿佛带来了一线希望。
“用这个。”他递给护士一个小瓶子,“是我特制的新止血方,加入了三七粉和血竭,专门调整过药性。”
李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使用!同时准备剖宫产,我们必须同时救治母婴!”
手术室里的气氛异常紧张,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阿曼大夫的药方发挥了奇效,肝脏破裂处的出血开始减缓。
李明抓住这个机会,用精湛的技术将破裂处快速缝合。
“胎心已经降到100了!”阿依古丽的声音透着焦急。
“准备取婴!”李明和艾孜古丽主任默契地配合着。
手术室里的时间仿佛静止了,只有监护仪的滴滴声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终于,一声清脆的啼哭打破了沉寂。
“是个男孩,体重28公斤!”护士欣喜地说。
但情况还没有完全稳定,产妇的血压开始波动。
李明知道,接下来的止血和缝合才是最考验技术的时候。
“再给一次阿曼大夫的药!”他一边缝合一边说,“注意观察凝血功能。”
手术持续了三个小时。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成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李明摘下手术帽,额头上的汗水早已浸透了手术服。
“母子都平安。”他走出手术室,对焦急等待的家属说。
这时,隔壁手术室的穆塔尔医生也完成了手术:“骨折已经固定,内脏损伤也处理好了。”
走廊里响起了欢欣的掌声。
两台危急手术的成功,给这个漫长的夜晚带来了一线曙光。
阿依古丽递给李明一杯热气腾腾的红枣茶:“你已经连续工作快24小时了。”
李明接过茶,突然想起来:“其他伤员情况怎么样?”
“都稳定了。”阿依古丽说,“最先送来的那位气胸病人,胸腔引流效果很好。阿曼大夫的方子也帮了很大忙,几个合并内科问题的病人都平稳度过了危险期。”
“李医生!”产房的护士匆匆跑来,“那位产妇醒了,想见见你。”
病房里,年轻的产妇虚弱地躺在床上,她的丈夫正小心翼翼地抱着刚出生的婴儿。
看到李明进来,产妇用虚弱的声音说了声“谢谢”。
“这是我们的职责。”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