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仓攒吏(4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240 字 1个月前

。”

“哈哈,放心好了,你相处之后就知道他这人不错了。”

兴许是太久没见到老朋友,江淮不免有些高兴。

高观见状,只能长叹一声:“希望如你所想吧……”

一声叹气,道出了陇川府内部的不太平,而朱瞻壑的信件也在进入陇川前加急送往了北京。

接下来的十天时间里,朱瞻壑在熟悉南甸县内外的情况,而西厂也经过八百里加急,水路并行的将信件送抵了北京。

朱高煦拿到信件的时候,距离朱瞻壑抵达陇川县已经过去二十天了,也就是说朱瞻壑已经在户房担任仓攒吏了。

坐在武英殿里,他慢条斯理的看着朱瞻壑所写的那数十页信纸,目光时不时打量在正殿处理奏疏的殿阁大学士们。

经过这五位大学士的处理,能送到朱高煦桌面的奏疏基本都有了大致的建议,他只需要批红或修改批红就行,工作量骤降。

“怪不得老朱弄出殿阁,精力不足的时候,这种日子是真舒服啊。”

经过二十多年的高压理政,忽然放松下来,朱高煦都不觉得有些享受。

靠在椅子上,朱高煦将一页页信纸看完,随后将它们放在了木匣内,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后才对身旁的亦失哈说道:

“这厮要吃苦头了,仓攒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这不正是您想要的吗?”亦失哈脸上挂着笑意,朱高煦同样:

“确实,挫挫锐气也挺好,你看看江淮的这本奏疏。”

朱高煦将与木匣先后送来的江淮奏疏,不过这份奏疏是密奏,显然也是通过王涣上奏的,越过了六部。

若是旁人和西厂如此合作密奏,朱高煦必然要生气,但江淮和王涣他却不会。

首先这件事情关于朱瞻壑,因此采取密奏来保护朱瞻壑也是应当的。

其次就是江淮经营陇川铁路的修建,他确实有密奏的资格,而王涣则是渤海的老兄弟,朱高煦很信任他。

“奴婢失礼了……”

亦失哈拿起江淮的奏疏,其中主要就是讲述了朱瞻壑的性格问题,另外也交代了为何派他前往户房担任仓攒吏。

陇川府的仓攒吏和其它地方不同,陇川府的仓库之中因为修建陇川铁路而积攒了近百万钱粮。

这笔钱粮不是一般的仓攒吏能看住的,毕竟陇川府内有许多家世背景雄厚的主官和吏员。

朱瞻壑能否看住这笔钱,不仅是对他的磨砺,也是对他的考验。

如果通过了,那朱瞻壑就可以升任六房的户房典吏,到时候他要做的就不止有看管仓库了,还需要合理的运用钱粮。

合理运用钱粮,这是每一个皇帝都应该学习的知识,但鲜少有皇帝在成为皇帝前能拥有这样的资格来学习。

江淮等同是给朱瞻壑创造了一个平台,让他好好明白调动钱粮的不容易。

如果失败了,那顶多就是陇川府的经济出现问题,朝廷想补救也简单,朱瞻壑也能长记性。

虽然对于陇川府乃至云南来说,这成本很大,但相比较朱瞻壑监国失败,这成本简直太划算了。

“这江淮是个妙人,留在陇川府太浪费了。”

看完奏疏,亦失哈只觉得江淮放在陇川府,乃至云南都有些浪费,应该调来北京才能实现他价值。

“不急,等陇川铁路完工再说。”

朱高煦稳坐钓鱼台,轻抚自己的八字眉,瞧着朱瞻壑的书信眯了眯眼睛:

“让我看看,这小子到底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