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仓攒吏(3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240 字 1个月前

府衙需要跑的地方比较多,没個三五年学不了真东西,县衙比较适合你,你就在南甸县衙任职吧。”

“如果你能学好,那到时候再在府衙学习,至于村吏就算了……”

“别的不说,单单你那份气质丢到村里,前去沟通的吏员只要不瞎,都知道不该惹你,你想做事情也很难不成功。”

朱瞻壑要磨练自己,那江淮自然要找一些不怕他的人。

县衙之中,有不少功臣子嗣任职,这些人只要不知道朱瞻壑是太子的身份,那自然不会怕他,毕竟这些人心气也很高。

不过这样也好,可以用朱瞻壑杀杀他们的威风,也可以用他们磨砺磨砺朱瞻壑。

如此想着,江淮这才开口说道:“南甸县县衙户房中的仓攒吏如何?”

“仓攒吏?”朱瞻壑略有疑惑,江淮闻言苦笑道:“你连这些都没研究过啊?”

见状,江淮只能与朱瞻壑介绍起来。

在明代初创的县衙中,除知县、佐贰(副官)、首领官等数量很少的“朝廷命官”之外,大量的日常行政事务是由各房、科中的吏书来完成的。

吏书为吏员与书算的合称,其中吏员是由朝廷任用,在吏部注册,地位低于官的公职人员,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公务员。

书算包括书手、算手,书手又有主文、贴书等多种称呼,是从百姓中佥雇,辅助吏员办理文书、会计事务的人员,大致相当于后世的事业编。

杂役多从事跑腿、缉捕盗贼、收税等苦力工作,大致相当于后世的辅警。

随着永乐新政推行,原本的县衙也经过整顿改制,不再存在书算和杂役,整个县的编制分为一名知县,一名县丞,一名主簿,六名六房典史、六名六房司吏,一名县教谕、一名县巡检使,合计十七名正九品以上的主官。

主官之下,是规模二百余人的县吏员和村吏,以及规模从一百到三百不等的兵马司员。

县吏主要在县衙的各房科中办事,处理案牍文移事务。

村吏主要就是在村镇上担任镇长、里长、粮长等职位的吏员,主要负责收税和招工修建和人口统计等事务。

兵马司员主要负责城内捕盗,巡视街道,以及巡视城外官道等事务。

朝廷将五人以下规定为盗,五人以上规定为匪。

盗由兵马司处理,匪由军队出面,分工明确。

在县衙大堂两侧,衙门会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政务较为冗杂的县还从中分出粮科、马科等。

此外县中的官学、巡检司、税课局、递运所、水马驿、河泊所、仓库、闸坝等机构均设有吏。

吏员在公务执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大明朝以主官决策,吏员执行。

大量的刑名、钱谷、行移文书等工作是依靠吏员来完成的,自然这也给了吏员作弊弄权的空间。

由于许多具体的行政事务实际上是由吏员负责实施的,因而一旦出现问题,也首先以吏员是问。

新政中规定,如出现集体职务犯罪,首先要追究吏员的责任,自下而上进行追究。

当然,吏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每三年考核一次,考核失败则发放三个月的俸禄,剔除县衙。

朱瞻壑被授予的职位是六房之中的户房,而户房有典吏和司吏各一人,麾下有吏员三十余人。

其中的仓攒吏就是仓库看管员,各房取用物资,都需要仓攒吏验证文书并签字后才能取出物资。

“你来也是好的,以你的情况,我也不担心你缺钱,让不缺钱的人看管钱粮,这是最好的。”

江淮为朱瞻壑倒了一杯茶,笑着推给他,同时眼神询问意见。

“这差事有些得罪人,不过我也不怕。”

朱瞻壑知道这差事得罪人,不过他来这里就是磨练的,所以也不怕得罪人。

“好,这是你的腰牌,好好干吧!”

江淮似乎早就预料到朱瞻壑会这么说,故此连腰牌都准备好了。

连同腰牌一起被推出来的,还有一把挂着木牌的钥匙。

“我给你买了一处二进出的小院,不过五贯钱,倒也不算贵,算是偿还当年的一部分恩情,你就不用推让了,常服什么的都在里面给你备好了,你入住就行。”

“另外户房的典吏叫做高观,司吏叫做房继,两人怎么样我不说,你自己感受就行。”

江淮没给他提示,朱瞻壑也不需要:“行,那我先去休息了,明日就上任。”

“不用,你先休息十天,熟悉熟悉南甸县,然后再上任.“

“如果三个月后你还没走,到时候我带你去见陇川伯。”

江淮解释一番,朱瞻壑也点头表示清楚,随后转身向外走去。

在他走后,一道身影从屏风后走出,眼神复杂道:“我是真没想到,你真的认识太子。”

这身影是高观,而他虽然早就知道太子会来,但没想到太子和江淮的关系那么好。

“你也好好准备吧,明年科举考个举人回来,反正现在有了他,你也能轻松不少。”

江淮乐观的对高淮说着,高淮却摇摇头:“你这话说的好听,我就担心我这负担不仅没轻松,反而还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