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的读书人忠心是忠心,但缺少杀伐决断的魄力,倒也不会出尔反尔强留他,不过如果卢公知道他要离开长安,其他人很快也会知道,消息肯定瞒不住。
城外江州兵接到密令,忙偷偷收拾行囊,清点人数,喂饱马匹,预备南下。
次日一早,亲随进来通报:“都督,门外有个卖花郎,非说要送远在江州的县主几枝梅花,门房听他几句话说得蹊跷,把人留下了。”
周都督披衣起身,眉峰紧皱,问匆匆赶来的裴望之:“可有走漏消息?”
裴望之摇摇头:“属下确认过,曹忠、李元宗和卢公都没有发觉。”
周都督轻笑,抬头看支起的窗外洒落的鹅毛大雪。
“他们没发觉,雍王却察觉了,不愧是肖似武宗的人,果然深藏不漏。”
想来李昭一直密切注意江州的动静,他们还没动身,李昭就看出他想要离京了。
如果在位的是雍王李昭而不是小皇帝,曹忠未必能把持朝政。
可惜只是如果而已。
周都督站起身。
“让他进来。”
卖花郎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唇红齿白,眉目清秀,进了内室,纳头便拜:“都督英勇盖世,仆家主人仰慕已久……”
周都督摆摆手,道:“有话直说,你家主人可是雍王?”
卖花郎一怔,迅速反应过来,直接道明来意:“不敢欺瞒都督,仆家主人确实是雍王。大王得知都督即将离京,有一事和都督相商。”
周都督低头擦拭佩刀,一笑,道:“我受卢公之请入京,离家日久,该回去了。”
“大王知道都督思乡心切,不敢强留。”
卖花郎声音一低,稽首道,“只是如今奸人当道,江山社稷危矣,大王身为李家子孙,不忍看生灵涂炭、百姓流离,不过大王到底年轻,纵有一腔热血,也只能幽居兴庆宫,任人摆布。都督乃当世豪杰,大王恳请都督为这江山、为百姓、为江州父老稍加考虑,给大王一个机会。”
周都督笑而不语。
卖花郎接着道:“没了掣肘,大王必定竭尽全力重振朝纲,不让祖宗基业落入贼寇之手。”
“这于我有什么好处?”
周都督头也不抬地问,语气冷漠。
卖花郎直起身:“听说都督膝下有一孙女,聪明伶俐,天生丽质,大王年已十四,还未迎娶正妃,若都督不弃,愿娶周氏女,永结同好,荣辱与共。如果日后有违今日誓言,死无葬身之地。”
对于一个皇室子孙来说,这个誓言不可谓不毒。
沉默了片刻后,周都督丢开擦刀的锦帕,不客气地道:“我那孙女确实生得可人,不过自小娇生惯养,性子娇气得很,我爱惯着她,舍不得她吃苦头,雍王还是另寻良配吧!”
言下之意,我的乖孙女跟着你们大王得吃苦,我舍不得,免谈!
江山都要改姓了,皇室气数已尽,什么母仪天下、六宫之主之类的诺言,全是虚的。
雍王素有温文尔雅、宽和待人的美名,他的属下行事也斯斯文文,不敢放肆。见周都督拒绝得干脆,而且是毫不讳言地拒绝,而不是说一些诸如“我家孙女配不上雍王”之类委婉的话,卖花郎脸上并无异色,垂目道:“都督素来以诚待人,大王佩服。”
说着再起身下拜。
“三日后汴州刺史设宴招待司空和河东军将,大王已预备下人手,将以身为饵,为朝廷除去一大祸害。”
周都督神色微变,眯了眯眼睛。
李昭竟然真的要下手刺杀李元宗?还直接把计划透露给自己知道?
卖花郎小声道:“以都督为人,一定会为大王保守秘密。大王实情以告,不敢奢望都督出手相助,但求都督稳住司空,三日后,都督可在酒宴前离开长安,大王绝不为难。”
几句话,既有恳求之意,也有要挟的意味。
不纠缠,不天花乱坠地许下一堆不着边际的好处,不声泪俱下地恳求,公平交易,痛快直接。
周都督忽然觉得啼笑皆非。
正如他了解李元宗一样,李昭一定也把他摸透了。
……
卖花郎离去后,裴望之从屏风后转出来,“都督,雍王所谋不小。”
周都督点点头。
宫廷里长大的王子,从记事起一次次亲眼目睹朝堂震荡,在心胸狭小、猜疑心重的曹忠眼皮子底下残喘至今,不可小觑。
裴望之压低嗓音,看一眼庭外卖花郎的背影,做了个灭口的动作。
周都督摆摆手:“放他走,雍王既然敢把计划告诉我,就不怕我泄露出去。不必惊动其他人,我倒要看看雍王能不能宰了李元宗!”
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周都督有一种预感,李元宗这一次凶多吉少。
他捋须沉思。
如果李元宗死在李昭手上,他能不能趁机抢点地盘?
……
卖花郎离开周都督的住所后,穿过横平竖直的曲巷长街,又转身往回走,如此反复三次,确定没人跟踪,他才出了坊门,步行走了两坊之地,进入车马拥堵的平康坊。
接应的人换上和卖花郎一样的装束,碰头之后,卖花郎扯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