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用好手里的刀(3 / 4)

绶和蔡齐年龄也不算太老,一个五十六岁,一个五十八岁。如果赵骏不反对的话,很大可能还是会留在政制院,继续发挥他们的余热。

但吕夷简和王曾就不行了。

他们的身体确实出了大问题,病退的概率非常高。

这种情况下,五年前政制院的十二个宰相,很可能就会只剩下赵骏、晏殊、范仲淹、宋绶、蔡齐、张士逊、李迪、蒋堂、贾昌朝九人。

吕夷简、王曾加上病逝的盛度,减少了三个。

现在天下各地事务非常多,随着经济、军事、人口、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发展,政制院要处理的事情也非常多。

而且张士逊和李迪都上了年纪,平日里大事主要还是赵骏晏殊范仲淹等人在处理。

因此这一次大概率又要扩充人员。

此次章得象、杜衍、陈执中、文彦博、宋庠、庞籍等各部有才干的尚书呼声很高。

至于夏悚,他为人不怎么结交,历史上跟反对派也并非朋友,就是立场上反对范仲淹而已,朝内并没有多少支持者。

但作为赵骏的小弟,又怎么可能会不照顾一下呢?

毕竟以后要还有这样要动刀子的事情,总不能老是让赵骏亲自操刀,总归要有个黑手套吧。

“知院。”

就在此时,王守忠过来了,向他微微拱手。

赵骏点点头,然后拿出一道他刚刚写的调令道:“老王,你去一趟后苑,向官家请示一下。”

“是。”

王守忠就接过调令,也没有多问就走了。

说是请示,其实就是盖章。

赵祯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情的盖章机器,毕竟这事要速战速决,等下午开会或者去后苑找他也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盖了。

没过多久赵祯那边就同意了枢密院调兵的事情,赵骏也派人前往枢密院拿另外一张调令。

这样皇帝调令加枢密院的调令,才能发兵。

等到中午的时候,还在财政部上班的夏悚就接到了紧急通知,前往政制院去一趟。

赵骏在政制院会议室见了他。

政制院如今的办公区分为外面大厅以及里面宰相办公区,宰相是没有单独房间的,所以只能选个地方独处。

“知院!”

夏悚进来就弯着腰,露出讨好的笑容道。

“坐吧。”

赵骏轻点下颌,然后说道:“今年下半年政制院又要改选的事情你知道吧。”

夏悚心中狂喜,脸上压抑住表情,平静地道:“自是知道的。”

“嗯。”

赵骏说道:“但你也知道,如今朝野都说你是攀附了我的关系才当了财政部尚书,很多人都说今年你不能进来。”

夏悚心中一惊,可脸上依旧没有露出太多表情,只是说道:“卑职听从陛下和知院的安排,服从院里任何调配。”

“呵呵。”

赵骏笑了笑,这话很有艺术,就跟后世官员都说一切服从组织决定一个道理。

他随即说道:“我自然是想让你进来的,你使得顺手,能力也很好,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说着又道:“不过你虽然这几年在财政部干得不错,颇有建树。可财政部本身就不是个能立大功的地方,你的政绩跟那些同僚比起来,并没有出色多少。”

宋代的财政部是原来三司改组而来,但三司被分权了,现在只剩下财政权。

但如今的财政部跟后世的财政部又有不同。

后世的财政部可以审查地方直辖市、省级的财政申请报告,然后决定是否拨款,而且还管了很多央企,所以手头的权力还是很大。

而如今的财政部没有下属央企,拨款权又在政制院,因此实际权力已经比原来的三司小了太多。

夏悚论起政绩自然是比不上别的同僚。

“是,卑职亦是尽心尽责,只要国家财政不出岔子,就已经心满意足。”

夏悚说道,这句话的潜台词就很明显,那就是他已经很努力了,而且这些年国家财政一直管理得很好,就是财政管理得再好,总归你没法立什么大功呀。

不像工部,修个大黄河,只要不出水患那就是妥妥的政绩。还有教育部修多少学校,培养了多少人才,那也都是政绩。

至于财政部,总归不能计算一下支出和收入,把钱币按照政制院的指示拨款下去也算政绩吧。

所以不是他无能,纯粹是有能力没法施展。

“所以你还是得拿出点成绩出来。”

赵骏笑着说道:“我这里正好就有个事要你去办,事情办妥了,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卑职静听知院吩咐。”

夏悚认真听着。

赵骏就继续道:“两浙路的豪族富户聚众闹事,我打算派兵处理一下,但这件事的分寸得拿捏住,不能全杀了,那就变成没有底线的大屠杀了。可也不能轻拿轻放,这中间有个度,派武将去我不放心,所以我打算让你去。”

夏悚略微皱眉,不过转瞬即逝。

皱眉的原因在于这事是得罪人的差事,那么多地主,不乏跟朝中有关系,比如同族亲属或者知交好友,杀不少人,肯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