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除去以上种种政策外,还有修筑长城、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发北疆、开拓西南之功。
先说修筑长城,其目的主要是为防备—匈奴,这是一支兴起于战国后期的游牧部落,主要活动于阴山以北。
当时的部落首领叫头曼单于,哦,就是把刘邦围在白登山那个冒顿单于的老子,可惜老了后被冒顿射成了刺猬,父慈子孝这一点……不赖!
这个头曼呢,经常率领行动迅速的草原骑兵深入中原烧杀抢掠,掠夺粮食、人口,秦、赵、燕三国因此积极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
但是吧,修长城属于治标不治本的事儿,仍旧阻止不了匈奴南下的脚步,九原至黄河以南一带一度为匈奴占据。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后,迅速在秦、赵、燕三国修建的长城基础上扩建,最终建成长达5000里的长城。
至于后世为什么会有万里长城的说法?因为后世王朝也在建啊,比如着名的汉长城、隋长城、明长城。
就是因为两千年余年的不断扩建,于是有了世界第八大奇迹,长城如龙,记下了两千年岁月。
当然,修长城,说到底是为了保护边境百姓的生命安全,减轻边境士卒戍守的负担。
因为匈奴是游牧民族,骑兵活动范围很广,如果没有长城的话,那就需要非常多的士卒来防守。
当然,长城也没一些人想的那么玄乎,因为万里长城除去那些重要的关口外,主要还是泥土砌成的,所以很多时候草原民族是能够毁墙进来烧杀抢掠的。
但你要说它是鸡肋吧!那倒也不至于,因为长城上配有烽火台,一旦草原骑兵大规模来袭,边军是很快就能得到消息的。
总结一句话就是,长城能防大规模骑兵突袭,但如果是小股骑兵的话……抱歉,防不住!
除此之外呢,长城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抑制通商,限制草原民族的需求,比如盐铁、茶叶、丝绸什么的。
有长城存在,中原王朝就是有那个底气,高兴时通商互市,各取所需,不高兴了,关门,不搭理你,想吃盐、喝茶、穿丝绸?自己想办法去吧!
历代王朝,好像就只有宋朝完全没享受到长城的福利,嗯,这个主要怪石敬瑭,这狗东西崽卖爷田心不疼。
为了当皇帝,给人当儿子就算了,还特么大手一挥,把燕云十六州割了,关键最后也没当多久的皇帝,后晋那个小国家也是二世即亡……真亏!
嬴政:淦!又见割地,咋这种畜牲这么多?
刘彻:有些人天生腿软,站不起来啊!
杨坚:中原陆沉才过去多少年啊,忘了?
李世民:给人当儿子的皇帝?儿皇帝?
赵匡胤:彼其娘,姓石的得亏死得早,不然劳资肯定削他。
朱棣:收复燕云,还得靠父皇跟岳父啊,哈哈~另外插一句,赵构这货不是东西,明明岳飞是有机会收复燕云的,硬生生让他造没了!
赵构:???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嘛来着?
赵匡胤:那孙子……不提了,提一次恶心一次,造孽哟!
赵构:N次暴击伤害?已经麻木了,自动免疫!
话题继续,再说南征百越,那是发生于公元前219年的事儿,彼时秦国统一尚且不足两年。
嬴政即命大将屠睢率50万秦军,浩浩荡荡向南进军,这是秦朝众多战役中打得最艰难激烈一仗。
秦军兵分五路,一路攻东瓯、闽越,两路攻南越,其余两路攻西瓯,秦军一路途经越城岭、九嶷山、南康、余干等地,向百越进军,这一战,前后相持达三年之久。
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
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雎,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淮南子·人间训》
这一战,屠睢率秦军打了三年,杀西瓯国君—译吁宋(很奇怪的名字)随后,译吁宋的后代—桀骏率兵夜袭,大破秦军,杀屠睢,秦军死伤惨重,于是调戍卒前来。
着名的灵渠就是开凿于这个时候,负责这一工程的大臣叫监禄。
公元前214年,屠睢战死后,嬴政另调大将任嚣、赵佗进攻百越,秦军势如破竹,大破百越诸军,使整个岭南地区由此划入秦朝版图。
那什么,任嚣可能认识的不多,但赵佗名声挺大,秦汉长寿龟嘛!凭一己之力熬死了嬴政、刘邦、吕雉、刘恒、刘启等一干猛人的存在,一直到刘彻继位后才死,活了百多岁,整个一人瑞了属于是,只能诚心说一声厉害!
嬴政:“……”
心态崩了!
刘邦:我去,这货这么能活?
刘恒:确实厉害!
刘启:厉害加一!
刘彻:属实秀到朕了!
赵佗:低调低调,赵某也不过痴活百余年罢了,不算什么?
嬴渠梁:好想削他。
嬴驷:居然比寡人还拽。
嬴稷:这能忍吗?不能!
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