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卖给那养得起人家吧。” 那头头这才明白过来,自己的营销策略有些歪了。牛太好了,普通人家买不起,而买得起地主,也是放到地里,自己出入都是用马车,用不到牛车。 想到这一点,头头连忙道:“那客官,你们说,你们能给多少?我来一趟不容易,你们总不能叫我吃亏吧?” 苏欣心想,你们这一来一回,赚了那么多差价,哪里就亏了。 不过想到行船也有很大风险,不说风浪,这个时代还有水贼,都是有生命危险的。 便道:“这样吧,你让利三两,三十二两,如何?” 头头一下就露出心疼的表情,“姑娘,我们就是赚个辛苦钱?!” 他转头去指其他的牛给苏欣看:“你要是出三十二两,那这头,这头给你牵走!” 苏欣摇头,咬死不愿意,顺便也拉着苏老二统一战线。 于是双方,你来我往,最后苏欣给了三十三两,拿了下来。 牛在古代重要的耕作劳力,地位崇高,不得随意宰杀,所以,买牛之后也要去衙役做好登记。 等牛老了,不能用了,再来官府申请宰杀许可。 古代想吃一口牛肉,比羊肉看难多了。 出了衙门,牵上属于自家的牛,苏老二觉得自己的人生都要圆满了,很爱惜的抚摸着牛背,看牛的眼光温柔极了。 苏欣看得简直起鸡皮疙瘩,于是提议道:“爹,要不我们顺带买个车棚架上吧,正好把今天买好的东西带回去。” 苏老二今天花的钱比他一辈子都多,闻言直摇头:“村里的木匠会打,回去让他打一个就行了,不用买。” 这村里的木匠到底什么来头?苏欣都怀疑了,难道和她家有亲戚关系? 好吧,牵着牛,苏欣顺路又买了一些吃食带上,什么烤鸡、肉包子都买了一些,经过一家铁器行时,又进去买了三把新镰刀和两把锄头。 家里的农具都是上一代的产物,分家之后,他们二房分的也是坏的,用着不顺手。 铁器行还卖碳,苏欣又跟他们要了十斤碳带走。 于是回去的时候,说清他要带的东西,把布店掌柜吓了一跳,还好苏欣说,他们可以加一部分钱,老板娘吩咐伙计去和他们搬东西。 坐在牛车上,苏欣把买到的肉包子分给苏老二,苏老二亢奋了一天的肚子才发出鸣叫。 “瞧我,一天都忘了吃东西!”苏老二好笑地说。 谁说不是?苏欣一边啃包子,一边在心里算计着一天的花销。 给苏老二二十两,布店十一两多,杂货铺林林总总又花了接近五两,家具店,一两多,糕点铺、铁器行……外加一头牛,苏欣数了一下,一天就花了近六十两。 但是看着自己买回去的东西,又感慨,现在钱的购买力还杠杠的。 这一天,下溪村在看到两辆牛车装满了东西进村又轰动了,尤其后面苏老二还牵着一头健壮的牛跟在后面,更是引起大家的围观。 对于苏老二,他们是没什么不能问的,全都挤过来道:“苏老二,这牛是你买的?” “镇上有牛了?嚯,这牛真漂亮啊!” “这牛不便宜吧,少说要二十两。” 一些人听到这个数字,耐着性子说:“二十两,不能够吧?要是二十两我也买一头!” “唷,狗蛋你家现在有这么多钱?” 不一会儿,大家就为牛多少银子争得脸红脖子粗,最后纷纷找上苏老二道:“苏老二,你说,你花了多少钱!是不是二十五两!” “二十两!就是二十两!”一个人走声音大的重复道路。 “二小子,我是你三叔,”这位走辈分路子的,“你说,是不是二十六两!” 苏老二人老实,被这么多相熟的人围着,心里既激动,又下意识紧张,他挠了挠了后脑勺说:“三叔,这牛要三十三两。” 轰—— 听到数字的人都呆住了,这个数字可比他们想象的要高出老多了。 后面离得远的没听见,急得抓脸挠腮的,扒着前面的人,问:“多少?多少?!嗨呀,到底多少!” “三十三两!”一个人被他扒拉的烦了,回头说了一下,又赶忙凝神听前面的话,生怕错了半句。 一开始说二十两他也买的狠狠被打击了,不由说:“苏老二,真的要这么贵?怎么比去年涨那么多?” 去年一头也就二十多两呢。 苏老二一看对方误会了,忙道:“不是牛市买的,是有
买牛(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