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四百一十五章 后起之秀(1 / 2)

叶信引凉州骑一力南下,李典率领陈留营,层层阻击。从战局而言,前者虽然是在步步紧逼,但后者的防御,亦可圈可点。

“李曼成,果然是不可多得之良将,父亲所言分毫不差。”面对敌军的顽强抵抗,叶信亦对李典的用兵称赞有加。

随在叶信身边,参赞军机的,恰是徐庶徐元直。当年庞德公委托简雍,带信与叶欢,就是要为徐庶正名,他是激与义愤。

叶欢欣然允之,并将徐庶放在了高顺身边。且不论三国演义之中对此人描述如何,能够在魏国做到御史中丞的人,定有大才。

荆州人才集团,鹿门子弟居首,诸葛亮、庞统、徐庶,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有先知先觉,叶欢当然不会允许,历史重演。

早在简雍给叶欢去信,备述徐庶徐元直之能时,叶欢的重点,已经是徐母的安全。暗影护卫出动,将徐母带到了安全地带。

演义之中,徐母听说徐庶为了她而离开刘备,为曹操效力之时,是怒斥儿子,最终选择了选了悬梁自尽,让人唏嘘不已。

那是矫情?绝不是,那个时代,为人母者,是能做的出来的。

为麾下解决后顾之忧,在叶欢眼中,是自己必为之事。且在徐母眼里,叶大将军恐怕比原本时空的刘备,更能担当大义。

没有了后顾之忧,加上陷阵军统领高顺的提点,徐庶的才能得以尽情发挥。在叶欢和高顺眼中,这是个不逊卧龙凤雏的人才。

让徐庶在长公子身边出谋划策,你要说高顺一点私心也没有,并不尽然。但前提绝对是对方的才能,足以匹配他的位置。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高顺在此处,是有清醒认知的。他做如此安排,也得到了叶欢的全力支持,鹿门又何止卧

龙凤雏?

“长公子,李曼成乃良将之才,毋庸置疑,但仅凭陈留营,亦阻挡不了我军前进。观李曼成之用兵,是否有诱敌深入之意?”

在叶信面前,徐庶亦是毫不讳言,高顺身边,早就养成了习惯。说的不对不要紧,将军自会有判断吗,但看出不说,就是失职。

高顺为人方正,眼里从不揉沙子。但并不代表,他不允许手下犯错,恰恰相反,那是通向名将的必经之路,谁也不能免俗。

包括天下无敌的叶大将军在内,定边军的强大,是在与友军的学习,与敌军的战斗之中不断成长的,叶欢也不是没有犯错。

但同样的错误,将军绝不会犯第二次,这就是他胜于旁人之处。

“诱敌深入?”闻听徐庶之言,叶信有着片刻的思考,随即颔首道:“军师的意思是,乐文谦李曼成,要拿我凉州营做文章?”

徐庶听了微微颔首:“长公子,襄阳有变,出乎我军预料之外,如今襄阳不可守,我等能看出,高将军一定不会看不见。”

“以将军用兵,陷阵之能,必定会周全安排,接应刘使君突围,当为上策。”徐庶说着,到了沙盘之前,拿起竹仗点指其中。

“公子,襄阳往西,地形多以山地为主,恰是我陷阵军擅长之所在。乐文谦能依仗者,不过襄阳耳,但他想要围点打援……”

叶信听了,眉头微微一扬,见徐庶停顿,便接道:“高将军要是安排同袍接应刘使君突围,必然对此会有准备……”

“以陷阵之战力,将军亦定有安排,想要对陷阵军围点打援,若信是乐文谦或荀文若,想必也要斟酌再三,不敢妄动。”

徐庶闻言一笑,颔首接道:“高将军与陷阵军名声在外,敌军就算想要围

之,怕也力有不逮,毕竟曹军方经广陵之败。”

“虽因一时侥幸,得以逃出生天,但我军有庞军师与于将军在前线,也不会坐视敌军做出种种安排,必定会有所牵制。”

“兖州决堤,将军亲自前往,贾军师称为大仁大义,庶亦然之!就算对战局稍稍不利,但也正是我等,报效将军之时。”

徐庶之言,一片认真。叶欢放下前线指挥之责,前往兖州抗灾,纯粹是出于内心,他一动,张昭就动了,贾诩也动了。

军师不是司徒,不涉及抗灾的具体事务,却对大将军之举,极力宣扬。从古至今,为了百姓能抛开利益者,唯大将军耳。

说句实话,贾诩罗织的那些言辞,叶欢听了都有些脸红。却不得不赞扬军师的反应之快,他早就知道,自己会这么干。

从洛阳开始,十余年相知相得,主从之间的默契,亦根本不需语言。叶欢想要做什么,贾诩清清楚楚,且定会有辅助之法。

大河决堤,赤地千里,受灾民众多达百万。这是事实,但在信息闭塞的汉末,想要为天下得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年叶欢受天子之命,为兖州统帅,得戏志才献计,散播波才得流言,其间足足费时一月之久。流言,也是需要时间的。

如今,苟图昌的麾下的情报机构,遍及大汉各地,贾诩一声令下,全力开动。半月时间,整个大汉,已经传播的沸沸扬扬。

正如叶欢当年所言,舆论战,我能让孟德兄两个身位。叶欢此举,加上贾诩的刻意宣传,就是对程昱的最好回应,变害为利!

听见徐庶口中说出大仁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