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杀人(5 / 7)

家内斗,陛下也对郑氏多有疑心,倘若他们知晓大周并不齐心,会否动反心?”

谢星阑眼瞳一缩,他还记得回京途中,秦缨便对李芳蕤提过外敌一同来犯之事,他不动声色道:“南诏兵马加起来不足十万,仅大周十之有一,他们或许不够忠顺,但绝不敢造反。”

见谢星阑也这般说辞,秦缨自是苦闷,又锲而不舍道:“仅是南诏,的确不敢,但西羌与北狄兵马之数胜于南诏,且兵强马壮,尤其骑兵更是悍狠难敌,而大周兵马虽有百万之数,边境守军却不足三十万,就算有龙武军与各地驻军增援,但他们各自为政,哪能齐心御敌,更别说或许还有别的隐患——”

谢星阑呼吸一紧,“隐患?”

秦缨摇了摇头,“我也说不好,但南诏几十年来,第一次派皇子公主来大周,万一有何图谋,大周岂非身在危机中而不自知?”

秦缨也知所言颇为荒诞,她话音落定,便斜斜看向谢星阑,却见谢星阑此番并无反驳,秦缨点到为止,忽然又想到前两日送来的礼物,便道:“谢大人,南下办差是公差,陛下已经送了许多赏赐,凭何你送谢礼?”

谢星阑从沉思中回神,他看了眼秦缨攀着自己的手,定声道:“若非是你,也不会月余便破了案,何况在江州,也多亏你。”

秦缨轻哼,“若如此算,那你的礼可轻了。”

谢星阑眉眼一柔,“你想要什么?只要我拿的出,尽数予你。”

秦缨哪里缺什么,只是心底隐隐憋闷,便若白鸳所言,若诚心谢礼,哪有回京数日才送?总不能当真忙的连谢坚也没闲工夫。

秦缨摇头,再度叹了一声,“罢了,谢大人忙于公务,我也是心甘情愿相助,自没有讨谢礼的道理,不过……说的回京后登门拜访程老先生,莫非你也忙忘了?”

道出此言,秦缨先懊恼地攥了攥指节,想好不多问谢星阑私事,但她竟未忍得住!

她目视前路等谢星阑答复,却不知谢星阑此刻心腔子里正灌了热汤一般鼓动,望着不远处盈盈灯盏,他下意识慢了脚步,“查市舶司的名目便花了几日功夫,如今也尚未确定是否是船工出错,我本想着,等船工有了消息再请你相助。”

这答复勉强在理,秦缨心底沉闷也消了大半,探查旧事并不容易,是要步步周全才好,她这时亦想到自己,便道:“离京之前我也在琢磨我母亲是如何病故的,这月余,柔嘉请他父亲做了一份丰州时疫的记述,回京后给了我,我这才知道当年那场瘟疫颇为惨烈,只是其中与我母亲有关的并不多,但已时隔多年,也只能如此。”

谢星阑眉眼微肃,“怎想起查你母亲亡故?”

秦缨道:“一是这些年我未想过此事,只看我父亲神伤哀思,我做女儿的,知道清楚经过,也算一份孝道;二来,白鸳告诉我一些府里老人说过的丰州旧闻,令我觉得母亲病故的有些古怪,但陆伯伯的记录里,倒是看不出有何不妥。”

谢星阑若有所思片刻,“你若想知道详细,我再为你查一查。”

秦缨眨了眨眼,看他道:“这可算谢礼?”

谢星阑牵唇,“自不算,我先前所言,仍是作数。”

秦缨生出几分笑意来,还未接话,忽然见谢星阑面色一沉,下一刻,谢星阑一把将她揽至身后,又牢牢挡在了她身前。

他低喝道:“谁在前面——”

秦缨大为意外,怎绕了半晌路还会被人撞见?虽不是被抓偷听现行,但她与谢星阑在这黑灯瞎火之地待着,这如何说得清?

秦缨思绪飞转,身前谢星阑却愣了住。

而这时,一道稚气的声音响了起来,“我看到你了,云阳县主——”

秦缨一呆,待从谢星阑身后探出脑袋,便见不远处的梅林边上,竟站着永宁公主李韵,她身着白狐毛领鹅黄宫裙,身上披着一件水红缎面斗篷,静静站在梅树下的阴影中,不仔细看,都难发现此处有个人。

被个小孩子戳破,秦缨越是不好意思,她赶忙迎上去,“公主怎么一个人在此?”

永宁公主自小体弱多病,极少出德妃的寝宫,但这样冷的晚上,她竟出现在未央池,身边还没个侍婢,实在叫秦缨意外。

李韵表情木木的,看看秦缨,再看看谢星阑,最终视线又落回秦缨脸上,“我的灯,落在了此处……”

秦缨仔细一看,这才发现她手中拿着一只烧坏的灯笼,灯笼是个天灯,但显然放飞后没多久就落下,不仅灯芯灭了,连灯笼也烧破了洞,秦缨拿起灯笼,一边看一边道:“跟着公主的人呢?”

李韵摇头道:“不知道——”

李韵极少外出,纵然已七岁,说话还是有些迟钝之感,秦缨往她身后的梅林看了看,与她打商量道:“没事,我带公主出去,公主若喜欢放灯,那我帮公主做几个能飞很高的大灯笼可好?”

李韵眼睛终于亮了起来,她点头,看了一眼身边盛放的梅花后,又看向秦缨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