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初议马政(二)(2 / 2)

厚照想了想,“那么想要以雷霆手段完全禁绝想必也难度巨大。最后就是动静大,效果差。” 手榴弹炸跳蚤啊,看着热热闹闹,不解决问题。 这个时候吏部尚书屠滽进奏,“朝廷垄断茶马贸易,本意是想要用更少的茶叶换到西域更多的战马,可现实已不可得,西域的商人只会将上等战马卖给私人,次等的交易给朝廷。殿下,如果……朝廷放开了茶马贸易的禁制呢?” 朱厚照挑了挑眉,“你的意思是,像市舶司一样,设立专门的茶马贸易场所,允许商人合法贸易,而朝廷以此收税。” “不可!”王越立马反对,“西域因饮食之问题,奇缺茶叶,朝廷控制茶叶不仅是为军马,更是为控制着西域诸国的命脉。一旦解禁,数年之后待其强盛,岂不知会惹来兵祸?” 他是从战争的角度去看。 也确实有道理。这种战略性资源怎么能敞开出口? 头疼。 其实朝廷垄断了茶,还和茶引还有关系。 盐、茶、铁都是官营,这个东西轻易更改是不太可能的。 说到底,封建王朝总归是缺的。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 其实这些种种原因之中,还有一点,就是当政者对马政不够重视,因为马场在偏僻的边关之地,牧马生活也艰苦,所以去那里当官的大多都是朝廷放弃的官员。 弼马温嘛,哪个皇帝选派自己重视的官员去干这个活儿? 那么好了,上头不重视,下头自然就随便搞。 朱厚照想了想,说道:“这样回复杨一清吧,首先是他所说的严查茶叶走私,照准,咱们看看他能做到什么程度。另外,照他所奏陕西牧马场,不是仍有六万多顷么?先将朝廷已有的牧马场经营好吧。眼下是承平时期,各地战马的空缺可以慢慢补,反正本来也缺,缺一百匹是缺,缺两百匹也是缺。刘阁老、王尚书及屠尚书,” “臣在。” “你们回去后整体梳理太仆寺及负责陕西各牧马场的一众官员。政绩不好的,一并罢黜。重新拟任声名较好的官员,太仆寺卿现在是谁?” “启禀陛下,此人名王霁,任此官职已经有近十年了。”自上次提醒之后,屠滽现在对各官员的熟悉程度加深了许多。 十年还不动,果然不受重视。 “撤了他,换太子冼马梁储,命他负责朝廷官牧马场。” “是。” “告诉杨一清,让他给朝廷守好那六万多顷,若有人再欲侵占,让他写个奏疏上来交予本宫。”朱厚照安排了这一节又想了想,“王尚书,太仆寺归你管辖,因而你也要和杨一清联系,看看他的陕西马场,一年能提供多少精壮马匹。” “然后将这些优良的战马集中,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那个杨尚义,是你推荐过的,此次军学院考核他还是优等,你回去后命他去大同任职,担任骑兵之将。并且要求他,每隔半年向朝廷汇报这支骑兵的发展状况,这个奏疏,本宫要看,刘瑾,” “奴婢在。” “若是我忘记了。你记得提醒我。” “是。” 这句提醒就是要告诉在场的所有人,谁也不准拦着杨尚义的折子。 众人一听,就觉得杨尚义是被天上掉下的馅饼儿砸中了。 其实单看这个政务,杨尚义有点具有了后来清朝时大臣所有的‘密折之权’。 这可不是小事。 另外,封建国家,不是没有力量。 关键是要看谁使这个力量,就像历史上的正德皇帝亲自指挥应州之战,虽然说国家是没钱,但皇帝在前线指挥,那和一个将军在前线指挥的后勤保障力度能一样? 现在也是如此,朱厚照亲自过问陕西这六万多公顷的马场,重新委派官员,养出来的马先弄一支骑兵部队出来,只要他盯着,肯定是有效果的。 “等有了这支骑兵,打败了鞑靼人,咱们就去长城外,牧马!” “英明无过太子!”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不然你说怎么办呢?让弘治皇帝下令把朱家的王爷都杀了,把草场都还回来? 怕是要天下大乱了。 茶马贸易更是复杂的不要不要的。 当然,朱厚照还关心一点, “官牧和茶马贸易便先如此。民牧这一节,其害之深,触目惊心。民困于马,莫知所逃,生驹则为求倒死,无驹则欣以相庆。宁复出银、不愿养马。长此以往,只怕民心就尽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