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品而已。再文武有别,能在心理上隐秘地看不上贾代善这等级别武勋的,那至少也得是六部侍郎这个级别了
只是,知道故事结局的薛淞一心只想离着贾王两家越远越好。王家这层关系他都头疼,更何况贾家,可比王家要更加难缠,而且无用
到了京城两日后,他就递了帖子,悄悄地去了乡试时的座师礼部吴侍郎的府上去拜访。吴侍郎对薛淞这少年举人还是有印象的,欣然答应,与他见了一面。
吴侍郎与薛淞谈论了一回文章经义,觉着比起乡试来,薛淞又有了些进步。薛淞经义诗文倒还罢了,但策论写作上,颇有些新意,这就是他出彩的地方。
吴侍郎知道了薛家的背景,暗想薛家是皇商,一半为商,另一半也和官场关系紧密。这样的环境下养出来的孩子,虽然不似书香门第的纯粹,但也见多识广,处事灵活,眼界心智上更出众些。
这样的人,一旦得到功名,前途会更好。薛淞比自己幼子还小了好几岁,自己身为座师,把他拢入自己一边,日后也能为家族子孙增添助力。因此,吴侍郎看待薛淞有些不同,也愿意坦诚指点他几句。
说起薛老爷来京与内务府联络,去拜访贾家和王家,吴侍郎微微皱眉。随后,吴侍郎就隐晦向薛淞点明了一些事情,提醒道如果他能更近一步,那就要注重文武之分了。
这些位高权重的武勋,虽然显赫一时,但也被人忌惮。武勋对于文官仕途的发展,是起不了多少作用的。不像汉唐,臣子们可以出将入相。如今文臣和武勋走的是不同的路,权势地位是此消彼长。一个人若是想着骑墙左右逢源,是行不通的,只会两边都不讨好,切记切记
当然,薛家与王家、贾家关系久远,这一点也改变不了。但你若以文臣入仕,就应避讳着与这两家来往太过密切。说到底,薛家也只是皇商,若是你出仕出息了,也无人会为难薛家的。
再说了,你身为次子,也不会成为薛家家主,宋时蔡京两兄弟还政见不一,各自在不同阵营为敌呢这个倒不是问题
总而言之,就是提醒薛淞努力准备会试,不要分心了。若是幸运高中,那就不能和武勋老亲们走得太近,这其中的界限务必要把握好
吴侍郎还详细地给薛淞讲述了几位主考官的爱好、风格和行事方式等,指引他如何写出契合他们口味的答题。吴侍郎早年也是一场场考试历练出来的,在礼部经验丰富,与这几人同在朝中为官多年,而且与其中一位副主考还在翰林院同事过,对这些自然比旁人熟悉几分。
这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啊,古今概莫能外薛淞心中感慨道,但他不会拒绝,对,他做不到那么刚直不阿,非黑即白。
知道薛家的身份,吴侍郎又说了些京城和朝廷、宫里的情形,让薛老爷小心谨慎。薛淞敏锐地觉察到,吴侍郎的话中透露,似乎是皇上和忠义亲王之间,已经有了裂缝,而且那隔阂似乎在不断扩大。薛淞不禁倒抽了口凉气,心中担忧起来。
见过吴侍郎后,薛淞就根据他的指点,派人尽力地搜集了几位主考、副主考历年写过的文章、公文等,每日在家仔细推敲研究。他又自己整理出了不少朝廷会关注到的问题,琢磨着如果以此出题,将如何应答他整日忙得不可开交,足不出户,也觉着有些疲乏。
听到父亲的话,薛淞心中沉吟,不明白贾代善此举的意思。如果只是随口的邀请,那走一遭儿也无妨。薛家眼下可是得罪不起贾家的,拒绝非明智之举。
但愿只是如此吧薛淞无奈地叹口气,答应下了。
又过了月余,就到了新年。薛老爷和薛淞父子一人在京城也过了一个热闹的新年。薛府上挂起灯笼,置办了丰盛的年货和酒宴,给上下仆役们发了赏钱。即使心中再忐忑,也总得好好地过好当下的日子,振奋精神,这就是薛淞的生活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