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什么都要的前线将士(1 / 3)

随着战斗的持续,楚军的装甲团逐步推进,机枪声持续响起,同时两队783坦克和556装甲车组成的混合车队,直接顶着城内叛军的零星反击火力,强行穿过了城区的主干道,然后把整个城区一分为二进行了分割!

车载机枪火力直接封锁了整个主干道,任何人想要穿过这条主干道,都会遭到机枪火力的扫射。

随后步兵在装甲车的火力掩护下,进行更细节的分割包围,然后逐步清理建筑。

在清理建筑中,还大量使用了七十毫米步兵炮。

楚军的正规军步兵们,直接把七十毫米步兵炮拉进城,然后采用平射模式轰击各种建筑。

这些普通的木制,石头建筑在七十毫米步兵炮的轰击下根本就没什么抵抗能力。

当代欧洲的城市,和大楚帝国的城市可不一样。

当代的欧洲城市其实极少有混凝土建筑,大部分建筑都是木头建筑,少数是石头建筑,而这些建筑可都扛不住楚军的火炮乃至机枪扫射。

十一毫米车载重机枪的穿透能力,可是非常强悍的,普通建筑根本挡不住!

而极少数的混凝土建筑,大多是楚国人修建的,比如火车站,楚国人投资建设的仓库饭店这些,再有就是少数一些土著官方的建筑了。

整体来说,当代欧洲的城市其实还停留在中世纪范畴,和近代以后的欧洲城市遍布石头以及混凝土建筑是两码事……换句话说,其实不太符合后世的巷战环境,因为缺乏足够的坚固建筑充当战术支撑点。

真正适合打巷战的城市,其实都是楚国人的城市。不说本土的城市,哪怕是海外领地一些租界的城市也是拥有大量混凝土建筑,这就给了展开巷战的基础。

很可惜,土著的城市不具备这个能力。

所以当楚军真的拉着机枪火炮杀进城,展开无差别攻击的时候,这些土著叛军就发现自己以往所设想,同时偶尔也成功过的一些巷战经验根本就用不上。

人家楚军在大规模巷战的时候,根本不会和以往治安作战的时候,只是一队步兵傻乎乎的走在大街上,然后给潜伏在暗处的叛军士兵打黑枪的机会。

现在的楚军打巷战,正式进城之前就拉出来了数十门甚至更多的各种火炮,朝着城市发射大量炮弹,同时还有飞机以及飞艇,热气球进行空中侦查,校对,炮击的精度非常高。

城内叛军在城内的一些指挥部,仓库,兵营都是重点打击目标,此外还有热气球长期升空,有瞭望兵拿着高倍数的望远镜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土著士兵有集结的迹象,立马就招呼炮兵进行远程炮击。

光是这炮击,就已经让城内的土著承受不了。

而当楚军开着刀枪不入,甚至用他们手中仅有第一挺走私来的十一毫米黑火药43式重机枪进行扫射,都打不穿的783坦克入城后,他们都绝望了!

叛军手中仅有的一挺43式重机枪,只发射了不到百米子弹,尝试扫射攻击了一番楚军的783坦克后,就被反应过来的这辆783坦克调转方向,直接一阵密集的机枪扫射后,土著叛军的机枪小组全员成了碎片。

随后这挺被打坏的机枪还被随后赶到的楚军步兵所缴获。

十多辆783坦克以及十多辆556装甲车,看似数量不多,但是在这一个小城里作战却是分布密度极大。

在这几十辆坦克装甲车横冲直撞下,城内的叛军死伤惨重,根本就无法阻止起来有效的抵抗,最后被分割然后包围歼灭。

至于楚军的步兵们,其实也没怎么打,大多时候都是散开两翼给坦克和装甲车们打掩护,进行火力引导,少数亲自上阵那也是手榴弹,喷子开路。

甚至那些叛军士兵们,都没怎么和楚军的步兵面对面过,然后就稀里糊涂的伤亡了。

这一场战斗,对于楚军而言,是一场采用装甲车辆在复杂城市环境下作战的试验作战,战果多少无所谓,重要的是试验一系列的新武器装备和战术。

但是对于城内的波黑叛军的两千多精锐士兵而言,却是一场无比惨烈,甚至算得上是憋屈的战斗……他们大部分人都还没看到过楚国人呢,就死在了楚军的子弹和炮弹之下。

大部分看到楚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后,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反抗……不是被吓傻了,而是真的找不到有效反抗的办法,他们手中的所有武器都无效。

最后甚至逼得他们拿着手榴弹炸药包,人工冲上去试图炸毁这些坦克装甲车,但是一个个都死在了冲锋的路上。

人家楚军早防着你这一手,要不然也不会专门给783坦克研发一款搭配使用的556装甲车。

783坦克视野有限,机动不太灵活,但是556装甲车可不一样,这玩意只有五吨重,而且还是论述装甲车,机动性非常好,转动灵活,同时车长以及机枪手的视野都非常开阔。

有556装甲车给783坦克打掩护,前方的783坦克根本不用顾及这种近身突击的威胁,可以放心大胆的前出,依靠自身的强悍装甲防护对任何可疑的敌人实施定点清除。

这种在实战中大获成功的作战模式,通过无线电报传输到了金陵城的陆军总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