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大邺国土广阔,西北有乌骨烈和北燕,西南还有乌桓和阜渠虎视眈眈,边境常年不宁。 建昭帝一向重文轻武,只在意眼前上京的繁华,根本不在意那些小小动乱,边境驻军多半都拱卫在上京附近,至于边境,则是哪里不平就打哪里。 武将们养尊处优,为数不多的几位还会打仗的将军则是常年奔波在外,替无能的地方官平事。 五月底,秦州匪乱,建昭帝命庄河带兵去剿匪。 第二天,沈让就收到了庄河的信,问他想不想去,沈让自然不会错过历练的机会。 且秦州也在西北,离着乌古烈不远,上一次沈让没能在乌古烈探听到太多的消息,回京后,他就给蔺池传了信,蔺池已经提前在乌古烈王城安排了眼线。 这一次,他定不会再空手而返。 出征之日定在六月十四,沈让在家里休息还不足两个月。 姜毓宁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很不高兴,中午用膳的时候一反常态,不仅坐得离沈让远远的,就连话都没同他说半句。 从第一次见到小姑娘,还从未见过她耍脾气的样子呢,沈让见她如此,有些无奈,也有些好笑,饶有兴致地欣赏她不满的侧脸。 姜毓宁等了半晌没等来沈让的道歉,一扭头对上人含笑的眼睛,她一下子涨红了脸,羞恼地哼了一声,起身就要往外走。 沈让眼疾手快地将人拉住,“真生哥哥气了?” 姜毓宁埋着头,不理他。 沈让偏了偏头,看小姑娘眼睛都有些红了,一时有些心疼,他将人抱到自己膝盖上,面对着自己,哄道:“乖,别生气了,哥哥很快就回来了。” 姜毓宁说:“哥哥骗人,你上次也是这么说的。” 沈让听着她声音里都带了哭腔,抬手盖住她毛茸茸的脑袋,揉了揉,“对不起,哥哥道歉。” 他耐心解释道:“但是哥哥也没办法,就像你每日都要上学写字一样,这也是哥哥必须要做的事情,是哥哥的责任。” 不过八岁的小姑娘还不懂这么深奥的问题,可是对上沈让认真的眼睛,就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她搂着沈让的脖子,小声道:“我只是舍不得哥哥……” 沈让知道,这小姑娘一向有些黏人,养在身边这两年,更是对自己十分依赖,眼看就要哭了,他伸手轻掐了下她的小脸,“知道你舍不得,到时候给哥哥写信,最近不是又认得了很多字吗?” “只要你乖,哥哥每个月都给你寄礼物。” 先前离京这一年,沈让便经常给姜毓宁寄送东西回来,有时是上京没有的的异域首饰,有时则是他亲手猎下的兽皮,给小姑娘铺在榻上取暖。 今年四月她生辰时,沈让送了她一串精致的吊坠,中间是一颗硕大的蓝宝石,璀璨夺目,好似小姑娘那一双漂亮的眼睛。 听到会有礼物,姜毓宁总算高兴了些,却仍旧腻在人的怀里,不愿下来。 沈让一向对她十分纵容,也由着她耍赖。 没一会儿,樊肃从外面进来,禀报道:“公子,有人求见。” 沈让一向不避着姜毓宁,直接问道:“是谁?” 樊肃却没答,只下意识地看了坐在沈让腿上的姜毓宁一眼,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封拜贴,呈给沈让。 沈让微蹙了下眉,抬手接过,只见拜贴的右下角端端正正写着:姜贺今。 沈让动作一怔,看向一旁的樊肃,樊肃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 沉默半晌,沈让将帖子扔还给樊肃,然后道:“叫他到前院的书房等我。” “是。”樊肃退下。 沈让看看时间,对姜毓宁说:“回去睡午觉吧。” 姜毓宁知道他是有正事,没再打扰,乖乖从他膝盖上爬了下来。 沈让看着小姑娘走远的背影,良久才移开视线,起身往前院走去。 - 前院书房。 樊肃亲自将姜贺今请到书房,然后恭敬道:“姜公子请稍坐,我家殿下马上就到。” 姜贺今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个子不高,却很挺拔,他穿着一件月白色的锦袍,气质温文尔雅。 他朝樊肃微微颔首,“多谢大人。” 樊肃拱手退下,书房内只剩姜贺今一人,他立在书房中央,不自觉地挪步观察这件屋子。 倏地,书桌旁墙壁上贴着的几张纸吸引了他的注意。 那日几张再普通不过的宣纸,上面的写的是五岁孩童都会背诵的《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