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律律——” “贝勒,哨骑回报,南面和西边的明军调动了数百骑兵南下……” 马蹄声响起,在一望无垠的上京城外,身手矫捷的范文程带着哨骑刺探的军情回禀,而这句话一说出,在道路两边的许多金国贵族纷纷看向了两人。 黄帐下,坐在木质轮椅上的努尔哈赤十分消瘦,没有了曾经的意气风发,只给人一种英雄迟暮的哀伤。 坐在努尔哈赤旁边,是身体貌似健全的黄台吉,而相比几年前,他整个人大了一圈,显然对于金国来说,食物已经不是问题了。 “有看到是谁南下吗?” 努尔哈赤用沙哑的声音开口询问,而黄台吉也微微颔首,示意范文程交代。 “哨骑没敢靠近,明军的人数太多,若是靠近了,他们恐怕便回不来了。” 范文程翻身下马,跪在地上回答努尔哈赤的询问,而他一说完,站在黄帐两边的代善、莽古尔泰便纷纷看向了努尔哈赤和黄台吉。 自从四年前金国上层的内斗以黄台吉胜利告终,黄台吉便在大明设立泰宁府后,将努尔哈赤等人迁到了上京城。 之后,北山女真的郭桑岱表示臣服,黄台吉便趁机把阿敏派往了兴京城留驻,防守亦东河城的明军,而将自己的兄弟阿拜、塔拜、巴布泰三人派往了喜申城去防守郭桑岱。 得益于番薯和马铃薯的推广,金国实际上在两年前就已经解决了粮食问题,同时他们也开垦了大量的田地,打造了许多甲胃来装备蒙古人、汉人和女真人。 历史的大流在金国没有阻碍,努尔哈赤在两年前册立黄台吉为太子,命其监国。 黄台吉监国后的第一步便是建立了汉四旗、蒙古四旗,每旗五千人,蒙汉兵力合计四万。 当然,蒙汉得到扶持,前提是女真兵力不足。 尽管复辽之役已经结束了七年的时间,但八旗的人数也堪堪六万而已。 总的来说,金国虽然还有十万人,但质量根本不如十年前。 十年前的金国可以举全族之力拉出十万战兵,而眼下他们把十五岁以上男丁都算上,也只有六万人。 复辽之役的创伤,他们用了七年时间都没有恢复。 直到两年前金国耕地数量达到三百万亩,所有金国贵族才看到了一点生机。 女真贵族吃米麦、喝酒吃肉,蒙汉八旗吃米麦、配给少量酒肉,再往下的女真人吃米麦,而蒙古人和汉人吃番薯、马铃薯,这是如今金国维持的一种食物配给制度。 这个配给制度确实有效,成功让二十几万女真人和三十几万蒙古人、汉人在这寒冷之地活了下来。 这期间,所有金国贵族可都是担惊受怕的苦熬,深怕哪一天明军就发动北伐。 然而他们没有等来明军的北伐,反倒是等来了“北方大旱”、“陕北民变”等让人欣喜若狂的好消息。 尤其是在大明大旱最严重的那一年,努尔哈赤和黄台吉破天荒的下令,当年的所有男丁都能分到一斤酒。 入岁以来,黄台吉一直关注着明朝内部的内斗和灾害,在盛夏即将结束的时候,他就知道今年明军会有大动作了。 原因很简单,旱情减弱,如今只有山陕两地还有较大规模的旱情。 同样的局面,当初朱由检面对这局面的时候,是想要组织北伐的,东军都督府的军队都已经准备接受调动了,结果发生了“陕北民变”这糟心事。 眼下黄台吉确定明军会有行动,因为“陕北民变”这种事情不会发生两次。 他询问范文程有没有看清旗号,实际就是想知道,南下的人是不是负责包围金国的诸多明军将领。 虽然范文程不清楚,但黄台吉心里已经有答桉了。 “应该是朱由检召他们南下的……” 努尔哈赤开了口,并且一开口便让众人紧张了起来。 “我们还有多少粮食?”努尔哈赤看向黄台吉,那瘦骨嶙峋的模样,让人觉得他活不了太长时间了。 “米麦三十二万五千石,还有一些晒干的马铃薯干、番薯干,大概三十万石左右。” 黄台吉对金国的情况如数家珍,而努尔哈赤听后沉思了片刻。 由于身体的虚弱,他的呼吸如风箱般,大到距离他五六步外的人都能听到。 代善和莽古尔泰等人沉默等待,黄台吉亦是如此。 在打仗这块,努尔哈赤基本没有出现过差错,当年的复辽之役也是明军以多打少,各路出击。 尤其是洪承畴和秦邦屏、戚元辅等人,根本就不管辽沉战场,带着人就朝着赫图阿拉攻去,在那里制造了一场数万人的屠杀。 如果不是莽古尔泰回撤及时,可能赫图阿拉的二十几万女真人就被洪承畴屠了个干净。 可局面在于,莽古尔泰回撤了。 当时莽古尔泰所想的是,即便没有自己,明军也不可能击败努尔哈赤,比起努尔哈赤,赫图阿拉更需要他。 结果事实证明他的战术眼光稀烂,上直四骑卫加朵甘三营、辽东三营的四万多骑兵集结,金军马步兵的机动优势瞬间消失。 到头来,他倒是保住了二十几万女真人的大多数,但辽沉战场的金军却因为他的回撤而无人接引,从而被明军包了个饺子。 最后最精锐的四万女真人覆没大半,直到今天都没有恢复,努尔哈赤本人还断了一条腿,苟活了七年。 如果不是当时莽古尔泰的两蓝旗是建制最全的兵马,而莽古尔泰又确实保住了大部分女真人,那他可能早就被努尔哈赤下令处死了。 复辽之役算是努尔哈赤的巅峰之战,明军纯靠数倍于努尔哈赤的兵力来与他交战,但即便如此他依旧在前期依靠马步兵的机动性,反调动起了明军。 如果不是满桂、曹文诏、贺世贤的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