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辽事落幕(3 / 4)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192 字 2023-02-20

千万亩军屯田,哪怕按照七三分,再交赋税,一年也有四千多万石。 这些粮食、除去运送损耗,能运到北方的也有三千万石。 只要皇兄支持他的计划,大明可以在裁撤天下卫所后,天启七年以前,维持每年长城以外三四百万的开垦人数。 时间不等人,朱由检等不了那么多,因此在简单的盘算后,他便道: “关外的事情,哥哥不用担心,我会解决的。” “目前要做的,便是先开垦出大宁三卫!” “大宁三卫……”听到朱由检的这句话,朱由校心不在焉的拿起了一颗荔枝吃道: “那里可以屯垦吗?” “可以、虽然有些费力气,但目前眼下大宁三卫那里有三千多头耕牛,到时候在与土蛮互市,应该能有上万头耕牛。”朱由检商量道: “臣弟想的是,将北直隶的所有养济院手脚健全之人,以及北直隶犯事之人全部送往大宁三卫。” “嗯?”朱由校一愣,随后道:“那样人数可不少。” “我看过北直隶养济各院的名录,大概有七万多人,加上犯人最少有十万,你确定大宁养得活那么多人?” “自然!”朱由检笑着回应道:“御马监的粮食,养他们开垦绰绰有余。” 回应的同时、朱由检也不免在心中滴咕着十万人算什么。 眼下和宰赛互换了草场之后,这块地方相当于后世的新民、台安、辽中等地,可开垦数足足有数百万亩。 如果说之前朱由检还担心无法开垦导致白费钱粮,那眼下得到了满桂等人的肯定后,便重重下了决心。 移民!开垦! 反正养济院那群懒人留在养济院也是浪费粮食,还有北直隶的犯人也是一样,倒不如发配大宁三卫,为大明开开疆拓土做出贡献。 “若是你觉得可以,那行吧。”朱由校见状,也不强求,对站在养心殿门口的魏忠贤招呼道: “忠贤、叫王体乾去起草圣旨,将北直隶养济院手脚健全之人,犯事之人,纷纷送往大宁三卫。” “奴婢领旨……”魏忠贤听到皇帝叫自己,便在回礼后,离开去通知王体乾了。 倒是在他离开后,朱由校又道: “说完了补充兵马的事情,那沉阳的三十余万百姓又该如何?” “沉阳的三十余万百姓,依臣弟所见,应该将城中二十五万百姓全部迁往镇江,将镇江至金州一带的二十七个堡裁撤,命七卫军清查田地,发给这二十五万百姓。” “弟弟不是说先稳住辽东当地的将领和兵马吗?”朱由校不解,但朱由检却道: “辽东不比辽西,尤其是金州至镇江一代,大部分是丘陵和平原,口数不过二三十万,要是仔细开垦,应该能有五六百万亩耕地。” “眼下、镇江一带还有大量丘陵没有开垦,加上军屯的五六十万亩军屯田,因此臣弟才敢说迁移这些百姓前往镇江一带。” “不过迁移的事情,还需要哥哥设镇江为州,不然这么多人口,以堡来治理,难以管辖。” “这件事不难,只是他们前往镇江民屯后,所需要的粮食……”朱由校面露难色。 “哥哥和我交个底吧,眼下太仓和内帑,六部、太仆寺等一同还有多少钱粮?”朱由检无奈苦笑,他没想到这才刚步入六月,大明就陷入财政危机了。 对他的询问,朱由校只能以一个兄长的姿态无奈说道: “若是加在一起,不过四百六十余万石米麦,二百八十多万两银子罢了。” “因此、我还头疼怎么发辽镇的军饷呢,欠饷和今岁军饷,马价银,辎重一同,需要三百二十三万两,还缺额四十二万两。” “这……”听到这话,朱由检也语塞了。 他御马监是有钱不错,但御马监的军饷也是一个月一个月发的,虽然有卢剑星续命,但眼下秋收还没有到,便是还没有征收秋税,因此在给皇兄运了百万两银子后,也只剩下九十八万两了。 想要这里、朱由检只能咬牙道: “御马监尚有一百二十余万石粮,臣弟先命人运六十万石粮前往镇江,请皇兄让太仓运八十万石粮前往镇江,再运四十万石粮前往沉阳。” “这么一来、应该能坚持到明岁五月,到时候御马监再运六十万石粮前往镇江,应该能让百姓坚持到秋收。” “唉……”听到自家弟弟的话,朱由校长叹一口气道: “倒是让弟弟为了家事费心了。” “这算什么话?再说、弟弟也要入新帐了。”朱由检笑着开口,让皇兄面露惊诧: “你的意思是……” “臣弟准备对北直隶的河间六府二州,山西全境动手了!”朱由检目光炽盛。 他着实没有耐心继续等下去了,时间根本不够他将自己所想的事情在天启七年以前做出来,因此他必须加速。 “年初刚刚裁撤二府数十卫,眼下又动手、是否操之过急了?” 忽的、原本着急解决山西三镇的朱由校却犹豫了起来,而朱由检则是道: “时不我待,若是老奴明岁再入侵辽东,加上明岁辽东增加的兵马,朝廷的赋税是难以负担的。” “只要七卫军回防,秋收之后便可以动刀!” “十万兵马,能弹压北直隶和山西吗?”朱由校紧皱着眉头。 这件事情很重要,如果弹压成功,那么按照朱由检之前的变革来看,北直隶和山西的军屯一经裁撤,御马监就会最少添收七八百万石粮食,三四百万两赋税。 这笔银子、便能解决辽东的问题。 但如果失败、那么有可能引起的就是山西三镇反叛! 尽管朱由检保证了山西三镇眼下可战之兵不足三万,但没有人敢保证事情不会出现意外。 “哥哥相信我!”朱由检看着皇兄,一脸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