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就要食菜蔬(下)(2 / 2)

店中除了煮了一道鸭子羹,还煮着一道彘骨羹。沈于归满意地点点头,彘骨羹也够用了。

将水芹摘取顶端叶子,细细洗净,切成丁状备用。

沈于归又将清水与面粉进行混合,水多面少。又分出来些彘骨羹,放于干净锅中,继续煮沸,然后加入方才调好的水面粉。

又加入盐巴调味,最后将方才清洗并切好的水芹放入其中,一同熬煮。

彘骨所熬煮出来的羹汤本就香醇诱人,加入调好的水面粉,颜色上便更加显得纯净,有些像是牛乳的颜色,质地上也更显粘稠。再加入翠绿的水芹,便更加好看了。

盖上盖子,再熬煮约一盏茶时间,此时碧涧羹便已经煮好。沈于归熄了火,揭开锅盖,查看锅中情况。

锅中的碧涧羹时不时继续翻滚着泡泡,颜色清亮,味道馨香,如同山间的碧水涧流一般。羹汤乃是源源不断流出来的溪水,水中的青芹仿佛岸边嫩绿树木的倒影,一片春光大好的模样。

沈于归舀了一匙尝尝,只是一口,便生出无限惬意之感。恍若自己就身处高山流水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面前的潺潺溪流清澈见底。黛墨色的石头、几盏琉璃盏、一碗水芹,岸边桃花簌簌落下。

桃花……对了,还可以加些桃花!

如今脚店中为了吃食的卖相,也买了许多新鲜花瓣来,放于店中备用,每种吃食上皆可点缀一两片,如此便看着更加优雅有趣。

如今这碧涧羹便是如此,沈于归取来新鲜的桃花花瓣,只是撒下两三片作为点缀。桃花飘落羹汤之上,并不沉底,而是浮于羹汤表面,悠悠飘荡,当真有一种“落花逐流水”的淡淡忧伤之感。

“姊姊,奴家回来啦!”门口传来阿黎的声音,沈于归回头一看,见阿黎抱着两个大陶罐回来了。

沈于归忙上前接过陶罐,陶罐并不沉,沈于归打开一个,里头满满当当装着的全是用麻绳捆得严严实实的油纸包。

阿黎放下陶罐,早已凑到碗边,看着碗中的碧涧羹。沈于归笑着招呼她尝尝味道,阿黎便也盛了一碗,饮了羹汤,食了水芹,道虽也好,却还是不如先前的那碗虾鱼笋蕨兜。

沈于归笑:“这碧涧羹吃的就是那种野趣之味,那些舞文弄墨的士人都喜欢呢!”

阿黎费解地摇摇头,表示还是无法理解。

沈于归将罐中油纸包取出,解开麻绳,里面满满当当装着的全是梅花花瓣。

罐中梅花颜色各异,有红梅花,也有白梅花,红梅花色泽鲜红,甚是惹人注目,而白梅花看着则要低调得多,却是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清冷之感。

虽说从冬至春,时日已历月余,但罐中花瓣依旧保存甚好,没有霉坏,无论是颜色还是气味都极新鲜。

这梅花花瓣皆是沈于归在冬日时便已留意了,嘱咐阿黎阿桃她们每日清晨就将半开的梅花连蒂摘下,收集起来,放置于瓷瓶之中。

一边收集着,便一边保存。每取一两重的梅花花瓣,便配上一两的炒盐,存放一处,并用厚厚的油纸层层包裹住,外边捆上麻绳,隔绝空气水分。

待到装满一个陶罐,便将其密封置于阴凉之处,阿黎她们所选的位置便是桂花树下,将陶罐埋于泥土之中,到了次年春夏之际取出即可。

沈于归取来两个小茶盏,将方才未曾用完的蜀地所产的蜜置于盏中,然后放入二三朵梅花。

滚汤一泡,原本半开不开的梅花经过滚汤的冲泡,便慢慢舒展开来自己的身体,花头自开,栩栩如生,甚是可爱。

阿黎歪着脑袋瞧着眼前的汤水:“姊姊,这叫……梅花汤?”

沈于归摇头:“汤绽梅。”

阿黎端起面前的茶盏,放在嘴边轻轻吹气:“这名字倒是新奇有趣。”

梅花虽被杯中的汤水冲泡,却并不如同茶叶一般,能使汤水变色,汤水倒是将蜜化开,呈现出淡淡的金黄色来,如同浅浅的琥珀。

沈于归端起茶盏,凑近唇畔,将盏中饮子略略吹凉,方才小啜一口。

这汤绽梅花甜得很,一口饮下去,蜜糖味道充盈满口。蜀地之蜜颜色深些,味道也浓,尝起来正如同蜀人热辣如火的性子。

这蜜口感清甜却并不粘腻,闻起来还有种花香,再加上水中绽放着的、栩栩如生的梅花,便更加显得应时应景了。

梅花的清香微弱,但若是细细品尝,依旧是能察觉得到的。如此,又是梅香,又是蜜糖,口感得到保证的同时还满足了食客们所追求的别致与雅趣。

沈于归见阿黎饮尽手中的汤绽梅,方道:“如今吃食已经皆做完了,这下可以去余家木店将水牌一齐刻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