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消除顾虑(1 / 2)

随着《群英传》的传播,自然与华容道一样,传进了刘备的眼里。

自从关兴入蜀见了一面之后,刘备事忙,也好几日没见到关兴。

这时有人看出《群英传》主角依次是刘关张,有的称呼《三英传》。

想到关兴这一年总是出人意料,考虑现在谶纬之说沸沸扬扬,刘备于是再次召见关兴。

关兴来见刘备,在行礼完毕后,刘备屏退左右,便直入主题:“贤侄,自天子遇害,蜀中大臣多有劝孤称帝,继承汉室。我一时难以决断,不知贤侄有何看法?”

刘备之所以如从犹豫不决,还十分敏感,只因为数十年前就有谶纬。

并且此言,对自己十分不利。

当时周舒是蜀中大家,有人问他,“代汉者当途高”何解?

周舒解答说:当途高者,魏也。

那时候曹操尚未成气候,当时也没什么人信。

可是在预言二十年后,曹操一统中原、河北、关中,再被封为魏公,不久又进为魏王。

如此,不由得人不信。

否则张鲁也不会投降曹操,而放弃近在迟尺的刘备了。

刘备扬眉吐气,还是终于建安二十四年的汉中之战!

此战以刘备一方大胜收场。

经此一役,刘备獠牙锋芒毕露,实力大增,趁势进位汉中王。

用正面对刚曹操之赫赫战功,成功威压住益州的诸方势力。

从这之后,才陆续有蜀中世家出仕,但是也少有人真正出力。

而且即便是在这等形势下,益州后部司马张裕传播言论:

“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

张裕发布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刘备自然不能放过,旋即被刘备枭首示众。

刘备被这些人伤透了心,才会如此小心。

何况他还听说尚书令刘巴、谏议大夫费诗也不同意。

“大王乃汉室宗亲,仁德之名布于天下,又有荆益二州,称帝即位名正言顺!”

关兴先是一锤定音,然后解释了一番。

关兴则认为,当此之际,为匡扶汉室计,必须要刘备挺身而出,重整汉室旗帜,引导天下臣民秉持正道,扫讨凶逆。

只见关兴缓缓说道:“国不可一日无主,虽然汉帝驾崩,然而国祚还要延续。如今遍观汉室诸王,有此实力与威望成为大汉之主者,非大王莫属。

更兼大王身居汉中龙兴之地,更是上天垂相,大王不可不从。否则迁延时日,臣唯恐汉室被人遗忘,一旦如此。民心必散,则国贼曹丕难除矣。

昔年高祖皇帝斩蛇起义,历经数年之功方才取得汉家基业,后又经过光武帝中兴,方能延续汉室一脉。

如今汉室面临灾厄。幸有大王赖祖宗之灵,社稷之福。更兼大王英明神武,方能取得今日之局,请大王念在汉室创业艰难的份上,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关兴滔滔不绝,刘备听了也心情激荡。

但是想到刘巴和费诗这两个硬骨头,还是头疼。

关兴见刘备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便忍不住问道:“臣侄斗胆问大王一句,大王仍有犹豫,想必是有人反对吗?”

“确实如此!”刘备忍不住说道,“如费公举、刘子初人等认为汉贼未灭,孤又只坐拥两州之地,贸然称帝恐失天下人心!”

“果然!”

关兴忍不住心中苦笑,难道他们没听过刘备年少时便说过“吾必当乘此羽保盖车”的话?

羽保盖车是皇帝的专属车驾。

当年秦始皇巡游天下时,乘坐的就是羽保盖车,张良锥想攻击的就是这个。

彼时,人群中的项羽见之曰:可取而代之。

还是青皮头子的刘邦见之亦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如今传承到了刘备这里。

称帝是刘备长久以来的志向,他也一直为此百折不挠,始终不愿屈居人下。

关兴熟知历史,自然要顺应刘备。

“依臣侄愚见,当今天下除大王外,何人还有资格兴复汉室?”关兴恭敬地说道,“大王称帝,大汉方能不绝,更是摆明与魏贼不共戴天的立场与决心!天下心存汉室之人,必会站在大王这一边!”

“贤侄之言甚是!”

关兴的话,让刘备十分的满意。

见刘备开心,关兴诚恳地说道:“臣以为费公举等人虽不赞同大王称帝,但仍忠心于大王,出于公心!望大王能宽容此等直言敢谏之人,以彰显大王宽厚胸襟!”

这却是关兴与费诗有交情,想要救他一救。

至于刘巴是识时务的人,否则也不会在刘备占领荆州时还提曹操游说交州,过后等刘备占领益州就降顺了。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