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的观点,但提到唐寅,张延龄却不知怎的,打从心眼儿里佩服,当下微微点头:“唐伯虎确实有能耐,本侯跟他去了一趟西北,啥事都没干,军功就到手了……他让你来的?”
朱浩叹道:“唐先生身份特殊,不能随便出面,有些话他便跟我说了……我知道他想借我之口告诉建昌侯,帮一下昔日老友。”
“我就说姓唐的没那么忘恩负义嘛!”
张延龄心情好了不少。
感情这次去西北,还有特别的安排?那我就要赚军功了啊!福兮祸兮,谁知道我不会因祸得福?
“他说什么了?”
张延龄不由追问。
现在不管他信不信,至少提起兴趣了。
朱浩道:“唐先生说,西北最近两年,必定会有战事发生,且现在草原上的部族已失去往日雄风,只要机会把握得当,一准取得场大捷,到时候寿宁侯或是建昌侯中的任意一位,就会获得晋升,或许能执掌西北军权。”
“哦?”
张延龄倒不是真的愚不可及,听了这话,疑窦顿生。
你当军功那么容易赚取的?
就算这话真是唐寅说的,那也不可信。
朱浩凑上前,压低声音道:“其实我听了这话,都想去西北了,就是不知唐先生是在诓人,还是确有其事。”
张延龄道:“你也想去?那感情好,本侯可以带上你一起去三边……”
朱浩苦叹道:“我曾听命于杨阁老办事,老早就被阻挡在晋升名单外,以后我在朝中无论做出什么成绩,仕途都一片暗澹。就算有心去西北,也只能等唐先生安排……别看唐先生是陛下的人,但他对我这个学生没得说,多有提携。”
张延龄想了想。
有些事好像解释得通了。
“你小子,提前知道本侯要被外放三边,是唐伯虎告诉你的吧?难怪,你是文官那边的人,却能得到陛下亲信卷顾,感情你拜了个好先生……唐伯虎具体怎么说的?”张延龄问道。
朱浩道:“唐先生从陛下那儿,得知个机密消息,说是陛下准备将两位国舅中的一位,安排为延绥领兵将领,另外一位,则安排去宁夏,虽然宁夏更为偏远,但下一次战事所起之处必定是宁夏,所以建昌侯在路上时,朝廷下旨问询两位谁去宁夏谁去延绥,建昌侯一定要争取去宁夏。”
张延龄骂道:“你小子不安好心……明知道宁夏是鞑子的主攻方向,你还让老子去?”
朱浩好奇地问道:“建昌侯不想要军功了?”
张延龄冷笑:“军功重要还是小命重要?”
朱浩笑道:“真比起来,当然是命重要,但就算去了宁夏也不危险啊。建昌侯不妨这么想……也是我大胆的想法,先不论唐先生是在卖关子,还是确有其事,再或者根本就是他瞎蒙的,但陛下愿意听他的啊。”
“嗯?”
张延龄皱眉。
“只要陛下信他,那你猜,陛下会把西北军事布防重点,放在传统意义上三边首要重镇延绥,还是放宁夏?”
朱浩循序善诱。
张延龄仔细想了想,道:“当然是宁夏。”
朱浩道:“是啊,宁夏有重兵把守,如此一来延绥守备相对就空虚下来,哪里安全还不一定呢。”
“呵。”
张延龄听得很带劲。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他面前,以唯物主义的辩证观剖析讲解。
原本他还在想,这小子猪油蒙了心,居然跟我大讲道理?不知道我张某人跟我家老大一样,不喜欢听这些?但听了一耳朵,仿佛被洗脑般,越琢磨越有理。
朱浩道:“宁夏有重兵把守,在那儿能获取军功,一旦西北危险,陛下情急下一定会让唐先生到三边接替臧侍郎,到时你猜他会去宁夏,还是延绥?”
“自然是去宁夏。”
张延龄立即做出判断,随即面有得色——原来我也能从别人的分析中,判断出时局的变化啊!
我可真是个天才。
朱浩点点头:“西北军事重点,就在于谁在宁夏领兵,只要建昌侯去了宁夏,那下一步就能获取大把军功,就算唐先生预言不准,陛下也会听从建议,对于宁夏的防备分外看重,若建昌侯身在宁夏,定能得陛下青睐,我敢说,不用半年,建昌侯就能从宁夏回来了。”
“半年?”
张延龄显然对于自己去西北半年接受不了。
朱浩道:“这一路,去趟宁夏就要走两个月左右,回来又是两个月,实际上留在宁夏镇的时间,可能也就两个月上下吧。
“另外,从唐先生口中,我还得知,陛下想用以前治理西北有方的大牛人王琼,此人跟曾经的杨阁老不对付,他人在庄浪,就在甘肃境内,若是建昌侯能提前跟此人建立起联系,那大把大把的军功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