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科技的发展,就只能是交给你们了,而科技的发展,永远都离不开的一点就是资源。” “比如说,我跟你们说的包裹在电线上面的橡胶,这种天然的橡胶只能取自于橡胶树,而橡胶树,我们大唐没有。” “只能是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 “就比如说……在一个叫做南美洲的地方。” 李重随后便画出了地图,给两人指了出来。 “这个地方离大唐,可以说直线至少有三万里。在这条直线上,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深蓝色的海洋。” “海洋上经常会有暴风雨,有巨浪,一百个人出去,九十九个人都会死在路上。” “当然!只要你们合理地规划路线,比如说不走直线,而是绕一下,死亡的人数应该会降低很多。” “比如说,从扬州出发,到岭南,再到林邑国,再到天竺,然后是大食,从大食再沿着大陆南下,虽说路上还是会因为有疾病,甚至与当地人的纠纷,而病死、伤亡不少人,但至少,这样做的话,一百个人,起码再怎么样,也能活下来大多数。” “不过,这行程就要比走直线的距离,要多出几乎一倍。” “怎么说呢,倒也不是说让你们这一代,就一定要完成这一件事。” “而是……如果我们不能一直保持着科技上面的领先,保持着对外开拓,那么,几百年以后,别人就会顺着这条路线,来到我们这。” “你们要有忧患意识。” “千万不要觉得,大唐就是这个世上最厉害的,虽说大唐目前的确是这个世上最厉害的。” “可这个世界很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你小瞧别人,明天,别人就会把你的东西全部学去,然后过来灭你全族。让你们的子孙,今后世世代代为奴。” “因此……为了不让今后你们的子孙世世代代为奴,你们也必须一有机会,就把大唐的疆土扩大出去。” “我不是让你们自己没有那个实力,还往外扩,在外扩的同时,也要量力而为。” “就像你们的叔叔、兄长,他们如今已经把辽东给完全吃下来了。” “辽东有着十分丰富的铁矿跟煤矿,而且这些矿区相对来说,都很接近,是十分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 “说起这个……这里有一个地方,更加适合发展工业。” “就是这。这里的煤矿开采难度极低,一铁锹下去,就能挖出煤,而且也有着十分丰富的优质铁矿。” “如果说将来要有哪一个地方能与大唐相匹敌,火枪、火炮,蒸汽技术能追赶得上大唐,那么毫无疑问,一定会是在这里。” 虽说两人也不知道李重为什么知道这么多。 连人家煤矿、铁矿丰富都知道。 但只能说…… 或许是惯性思维的原因,让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有点理所当然。 毕竟…… 对面的这个人可是他们的老师、阿耶。 对方是大人,比他们这些小孩子知道得更多一些,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李象便好奇问道:“那这个地方叫什么?” 李重便道:“叫大不列颠吧。” 李象:“大不列颠吧~” 李重:“把后面的‘吧’字去掉。” 李象便认认真真地点了点头,回道:“哦。大不列颠。” …… 为什么其他地方都没有诞生工业革命,只有英国诞生了工业革命,这一切都是因为英国的资源就是最好的。 别的国家要开采煤矿、铁矿,都要挖到地底下几百米,甚至是上千米,而英国的煤矿跟铁矿,几乎可以看成就是平铺在地面上。 所以,英国能做到仅仅只花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就能把蒸汽机的数量从三百台,一直做到一万五千台。 这些都是资源决定的。 虽说制度当然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像对专利技术的保护,但是,没有资源,再先进的制度也没有用。 只能说…… 让李象他们慢慢去领悟吧。 延平六年,春。 今年…… 李重已经四十八岁。 虽说李重自己表面上看着,也还算是年轻,但不可避免,此时他已经是到了中年,而且是稍微老一点的中年。 李重也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还能活多久,因此,趁着自己现在还活着,他必须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东西,都尽可能地传授给自己的后代以及后人。 至于兕子跟新城…… 唔…… 肯定也要把她们给喂饱。 然后…… 李重便开始默写物理公式,以及一些自己所知道的原理。 并且…… 他还要推进科学思维的发展。 说实话…… 接下来,他也不是真的一点事,都不用再去做。 而且要推进科学思维的发展,最好是要把定性的东西,都转化为定量的东西。 这样东西才好说清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重也是不得不再次找来了李淳风。 跟他商量相关的事。 然后…… 李重便又忙了起来。 在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里,李重的论文便一篇一篇地被写了出来。 《关于自由落地运动》。 《关于大气压强》。 《关于远航》。 《关于电》。 《关于力》。 《关于物品的密度计算》。 《关于用铸铁制作出一艘铁甲船只以及铁船浮在水面的可行性研究》。 《关于飞机的构想》。 以及《世界特产资源分布》。 …… 反正,李重就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到了差不多年中,也就是端午节的时候,李重也是吃上了洋葱。 其实……王玄策早就回来了。 王玄策出发的时候,还正好遇上了大食灭亡波斯的事。 由于忽然爆发战争的原因,王玄策还差点没了小命,不过所幸的是,王玄策一行人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的外表,以及他们身
第两百四十五章 没错!就是这个味!(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