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批量生产明君(2 / 2)

,只能说无比感慨。

他的老师,永远都是这么地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

这倒是为后来大唐出产明君,提供了一个指导。

甚至……

这理论,应该还能广泛地运用到各个地方。

就好比说:

为什么贞观朝感觉名臣那么多?

再反观自己……

其实……

李承乾干的也不错。

不少臣子,都十分有能名。

在百姓当中,也还是有一些名声的。

只是怎么说呢。

这数量有点多了,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同质化严重,然后,你分一点,我分一点,竞争也大了,于是,也就没有贞观的时候那么地明显,以及显得难得了。

然而……

其实,元亨朝的能臣,也是一点都不少的。

看完了以后,便让李恬待会把一些州县上贡的贡品给带些回去。

跟老师说什么赏赐金银田宅这些的,倒是感觉有点俗了。

如果李重知道他是这么想的,肯定就会跳出来说,你老师我就是喜欢俗的,而且是越俗越好!

写完了文章后。

李重这才抱着十四五岁的倭女在自己的怀里好好地玩弄。

只能说……

自己为了大唐能够千秋万世,真的是煞费苦心了。

不过其实他也不完全是为了大唐吧。

事实上……

他还是为了天下百姓居多。

剩下的那一小半,才是为了大唐。

……

元亨二十八年。

西域。

东突厥内部发生了分裂。

一部分人留在了赵国,打算接受赵国的招安,而另外一部分的人,则是觉得这不能接受,打算还是要过自己以前放牧的生活。

只能说,后面的这部分的人,就多少有点不识好歹了。

不过其实不管是选择了什么,大概都会心有惴惴吧。

而且……

说不定还有点羡慕对方。

总之……

不愿意留下来的那一批,当然也就被遣返了。

只能是重新回到河套地区。

不然……

他们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了。

李欢文还以为接下来要打一场大战呢,不过这样的话,貌似也能接受。

只是……

这有一部分的人虽说是接受了招安,可难免日后说不定又会觉得不满,毕竟两边的生活习俗,都多多少少有些不同。

只能说……

在彻底融合之前,还是要时刻警惕,做好沟通吧。

这一年。

李治也是派使臣来跟李承乾要地。

他打算把自己的太子安置在大唐的西边,让他自己去尝试建国。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