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熟蒂落(2 / 2)

都收繳了。這麼一來,雖然防止了兵變,卻也失去了軍隊,這如同斷臂求生,再也沒有能力宰制人民。統治階級只能困守王城,一籌莫展。

這時候朱羅的國師孟仲子來到了國都蒂魯瓦魯爾(註五),與國王「伊蘭傑切尼」(註六)會談。伊蘭傑切尼要求孟仲子約束佛教徒別支持瑜伽派發動的叛亂,而應該要協助政府恢復社會秩序。

孟仲子回道:「大王您看錯問題了,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人民,而出自於中國。不然陛下怎麼解釋過去幾千年都沒有發生過這種事,而現在卻在印度各處同時鬧了起來?所以說,找我是沒有用的,陛下想要解鈴還得去找那繫鈴人吶!」。

這話一語驚醒夢中人,伊蘭傑切尼總算搞懂了。可是搞懂了又如何?叛亂難應付,而中國則是完全無法應付,摩揭陀的阿輸迦是個什麼下場,他已經聽說了。這讓伊蘭傑切尼心亂如麻,無言地發呆。

孟仲子笑笑地道:「陛下何必庸人自擾?就讓這世界往它要去的方向去吧!一旦看開了、放手了,自然雨過天晴,諸般煩惱盡去。」。

這位朱羅國王算是很有慧根,一經提點就明白了識時務者為俊傑的真理,於是就傳旨去找那“繫鈴人”,也就是召見中國大使了。

……

孟仲子風塵僕僕,數日後又來到馬杜賴,見了潘地亞女王「內敦傑利揚」(註七)。內敦傑利揚老早就受孟仲子感召,成了一名皈依三寶的佛教徒。在這風雨飄搖前途茫茫的關頭,見孟仲子趕來十分欣喜,忙向師父討教。

內敦傑利揚對孟仲子說道:「其實弟子也贊成廢除種姓制度,可是這樣做會使社會秩序盡失,就如現在一般地暴民橫行,這真是兩難啊!」。

孟仲子說道:「其實沒有種姓制度,社會照樣能穩定祥和,百姓照樣能安居樂業。這並非師父憑空論斷,而是有成功實例的,譬如中國便是如此。」。

女王十分驚訝,問道:「哦?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孟仲子道:「這說來話長…」,他清了清喉嚨,正要詳加解釋,女王就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頭,並且說道:「師父不用解釋了,中國人既然有好辦法,那就讓他們來治理潘地亞,弟子在一旁瞧著也就明白了。」。

這回輪到孟仲子嚇一跳了,他問道:「陛下的意思是…」。

女王苦笑道:「沒錯,弟子打算歸順中國皇帝,師父不也是為此而來的嗎?」,她不理會孟仲子的尷尬,繼續說道:「其實弟子早有放下國家、遁入空門之念,只不過對人民福祉、對子孫安危仍有掛礙,今日聽師父這麼一說,那就放心了。」。

孟仲子鬆了一口氣,說道:「陛下明斷,實萬民之幸。至於陛下的子子孫孫那更不必為他們擔心,至今歸順中國皇帝的已有幾十個國家,他們的王室成員都受到良好的照顧,人人平安,家族昌盛呢!」。

就如此這般,印度次大陸的最後一個國家也併入了中國版圖。而內敦傑利揚則追隨孟仲子出家修行,後來終成一代高尼。

……

光陰如箭,歲月如梭,對施夷光尤其如此,她在蒙特雷一待就是六年,但感覺上卻如一眨眼之間。原本她要去加州的半月灣憑弔前世故居,尋找與“上一輩子”更深刻的空間連結。然而卻管了馬兒的閒事,為了可愛的馬兒們有個好的生存環境,竟然搞起美洲原住民文明躍進的大工程。不過她想反正自己長生不老,有得是大把的時間,“稍晚一點”再去半月灣也行。

(註一)西高止山脉,當時名稱不詳,借用今名,即印度Western Ghats山脈。

(註二)烏哈斯河,當時名稱不詳,借用今名,即印度Ulhas河。

(註三)瓦賽溪,當時名稱不詳,借用今名,即烏哈斯河出海支流Vasai溪。

(註四)塔納溪,當時名稱不詳,借用今名,即烏哈斯河出海支流Thane溪。

(註五)蒂魯瓦魯爾,約當今印度Tal Nadu邦Thiruvarur區Thiruvarur鎮。

(註六)伊蘭傑切尼,Cerupazhi Erinda Ilanjaetcenni,當時的朱羅國王,依維基百科:Leendary Early Chola Kins引《Sanaliterature》。

(註七)內敦傑利揚,Arya Padai kadantha Nedunjezhiya Pandiyan,當時的潘地亞女王,依維基百科:Nedunjcheliyan I引《About a secular p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