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1 / 1)

回到咸福宫,寿康宫的嬷嬷们早抱着穿戴整齐的小胤禄回了太后处,好在太后特意叮嘱:不必前去谢恩,往后相处的日子还长呢。

不然就算天已经不算早了,冲着太后的贴心之举,詹吉迈也得上寿康宫给太后谢恩,顺便说几句贴心的话。

投桃报李,不外如是。

毕竟太后可不是什么来普度众生的活菩萨,人家释放出来的善意,也都是要对方给予同等回报的。

而詹吉迈之所以接下这个橄榄枝,还在于她知道这个老太太是个聪明人,对于延续蒙古科尔沁的荣光并没有特别大的执念,对她来说,更重要的是自己在紫禁城的尊荣和地位。

至于这一点,根本不必自己多操心,圣母皇太后这个名分的重量可不是区区嫔妃可以比拟的,因为不是生母,所以皇帝将来只会更加的用心,防止外人以此作为把柄攻捍他这个皇帝品行有亏。

而且,未来几十年皇帝都非常重视和蒙古的关系,葛尔丹叛乱,皇帝更加要笼络蒙古的子民,免得一个个和葛尔丹似的反骨,那样大清必然内忧外患。

太后作为蒙古在大清后宫的代表,无论是为孝义的名声,还是为了笼络蒙古,皇帝都只会更加尊崇。

皇帝连自己的亲女儿都可以接连嫁过去,更何况只是自己做出孝顺的表面功夫呢。

再者,皇帝本身幼年丧父又丧母,是由太皇太后抚养长大的,因而对于父母亲情是有些执念在的。而且这种执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减反增。

而皇太后不仅作为对方唯一存活在世的长辈,也做为和太皇太后同出一族的博尔济吉特氏,必然会成为对方重点弥补遗憾的对象。

詹吉迈接受寿康宫的示好,也算是提前投资。

毕竟历史上孝惠章皇太后确实长寿尊荣,詹吉迈没必要将这么好的金大腿推给别人。

至于太后如果要求过分……

那她也完全可以选择拒绝。

以她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加上太皇太后尚在,想来太后也不会有不切实际的要求。

也就是在这一年,看着宫中子嗣逐渐丰盈,皇帝和太皇太后也认为皇嗣养育在奴才手中颇为不妥,并正式言明:凡嫔位及以上位份才有资格养育皇嗣,低位份嫔妃诞下的孩子,可以交给嫔位及以上嫔妃抚养长大。

这个圣旨一下来,低位嫔妃是愈发有动力争宠了,而高位份嫔妃也不再忌惮底下嫔妃有孕,而是盼着自己宫里能有人雀屏中选,得育皇嗣,让她们能凭白得到一个阿哥。

而和詹吉迈同住一宫的张庶妃所出的皇四女按照规定也是要由詹吉迈来抚养。

只是詹吉迈不想抚养这个在历史上会早夭的孩子,张庶妃也不想让詹吉迈抚养皇四女,因此詹吉迈就在暗中帮张庶妃搭上了安嫔。

其实按正常人的思路,詹吉迈有子,若是皇四女养在詹吉迈身边,将来皇四女就有九皇子这个弟弟为她撑腰,为子女计,这确实是比较长远智慧的打算。

但这确实是个比较敏感的时间点,宫中有子嗣的嫔妃普遍不如天然家世好的嫔妃占便宜,而且詹吉迈得宠,又能生,以后肯定不止九皇子这么一个孩子,在张庶妃的想法中,若是詹吉迈有了其他孩子,皇四女再好也只能是詹吉迈手中的一颗棋子。

而安嫔则不同,入宫多年无所出,恩宠早已淡薄,若是能生孩子早生了。就算安嫔以后还有机会抱养别人的孩子,皇四女也是第一个——第一个总是与众不同的。

何况,佟贵妃还没梦想成真呢,怎么会眼睁睁看着安嫔率先抱养皇子养在膝下?

于是,张庶妃行动了,安嫔也动心了。

深宫多年,安嫔也确实是寂寞,能有个孩子承欢膝下,虽然只是个格格,但她也没有不乐意的。毕竟以她的家世,太子尚在,养个皇子反而容易受到后宫众人和赫舍里氏的忌惮。

但安嫔只想抚养皇四女,并不想张庶妃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碍自己的眼,对此詹吉迈就不能同意了。

毕竟谁也不知道皇四女在张庶妃心中实际上是什么分量,张庶妃若将孩子抱给安嫔抚养,那么就相当于咸福宫有了一个可以利用的缺口,很容易被人利用。

于是詹吉迈利用皇帝在生母孝康章皇后身上的愧疚和遗憾,将张庶妃也一并发配到了安嫔的宫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