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是个什么情况了,但她也不好自己当众表态自己要做什么,所以还是转头继续问紫隆帝。 这种兵戎大事。 着实不好越过皇帝,自作主张。 “此次着急叫国师过来,主要是因为左并肩王毕竟是国师的生父,现在又生死未卜,所以想知道国师什么打算? 另外就是,诸位大臣虽然有把握能够抵御住这次蛮夷入侵,但是想要反攻蛮夷,或者说把左右并肩王救回来的可能性很低,所以如果想要把左右并肩王救回来的话,恐怕还得麻烦国师了!” 紫隆帝意思很明确,他们最多也就只能防御一下,没有率领大军攻入蛮夷王庭,把两位并肩王救回来的能力,想把他们救回来,只能靠丁云她自己了。 “这样啊,臣明白了!” 丁云嘴上说明白了,但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把他们两个救回来,毕竟那两个家伙现在的体积太大,再加上还有高原反应,想靠她自己一己之力救。 怎么看都觉得是在为难她。 所以,她只是口头上说明白了,本身却一直在迟疑着,并没有立刻表态。 皇帝和百官也没说话。 都在等着丁云给个明确态度。 丁云的态度和计划,将会决定着他们接下来的一些具体谋划和应对方法。 就在场面正略有些尴尬寂静时。 大殿外突然传来急呼声,那是十万火急的军情,被这么一打岔,大家才稍微转移了下视线,不再都注视着丁云。 “陛下,蔺关失守,渠城失守。 蛮夷大军绕过防线,已直奔京城而来,距离京城,只隔庆鹤两大城池!” 随着报信的人说完这段话,在场百官和紫隆帝等人,全都绷不住了,有个别臣子甚至已经低声喃喃着,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之类的话,还有人怒吼着说废物!废物!难不成都是些废物吗? 虽然具体情况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但大家也不觉得会是谎报军情。 因为一般来讲,谎报军情只有往好了报,没有往坏了报的,与此同时在场没有人还能继续镇定下去了,一个个慌的丁云都有些莫名其妙,他们先前明明很自信,很自信绝对能挡住那些大军。 怎么一会儿的功夫。 就已经慌成这样了。 “陛下为何如此慌张,刚刚不是还跟臣说,百官们有信心御敌于外吗? 现在是什么情况?” 对于他们说的地名以及为什么如此慌张,丁云还真不太清楚,因为原身作为一个闺阁女子,根本就没有了解过相关信息,丁云过来之后也没心情了解。 再加上这时候地图又算绝密。 她哪知道他们说的是哪对哪啊? 随着丁云发问,在场立刻就有大臣跟她解释起来,原来过去许多年,那些蛮夷大军一直都是按照固定的方向,前往几大固定的城池劫掠,只有收获太少的情况下,才会前往其他的城池劫掠。 时间日久,他们这也就有了相应准备,并且还专门在他们行进路上设置了重重阻碍,或者专门建城驻军来防卫。 先前他们所谓的能够抵御。 也只是基于此。 可谁也没想到,这次人家不跟他们玩固定路线了,人家特地不怕路途遥远绕了个远路,找了个防卫相对薄弱的地方突围,然后就径直冲了进来,并且一路几乎横扫无阻,现在已经眼看着没多久就能打到京城这边了,可京城这的防卫力量又相对薄弱,真不一定能抵御。 所以他们才会突然慌成这样。 对方不按套路来,他们又没准备。 不慌才怪! 听到这,丁云立刻起身问道: “陛下,如果臣能将这些蛮夷大军全部留下来的话,那可否劳烦陛下帮忙出兵进入蛮夷王庭,弄清楚那两位并肩王是死是活,以及不论是死是活都把他们救回来,这样岂不就两全其美了?” 对于拥有放大镜的丁云而言,毁灭其实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如果蛮夷大军分散着来,丁云还真的会有些为难。 可一旦他们聚集为军。 不要太容易毁灭。 “国师愿意出手?” “这一次蛮夷王庭应该把所有精锐部队都带了过来,剩下的基本都是些老弱病残,如果国师真的能够将这次过来的蛮夷大军全部都留下来的话,那么我们剿灭蛮夷王庭,甚至于将蛮夷王庭所管辖的土地全部占据,都不成问题。” “只是不知国师有几分把握?” “如果把握不大,我们必须得提前发布诏令,命令各地郡守拱卫京城。” “没错,不知国师有多大把握。 如果没有太大把握,我们必须得及时并且提前做准备,免得国都沦陷!” “再差再差,也得提前安排陛下南巡北猎,远离蛮夷,以免国本动摇。” 丁云的话的确是给了紫隆帝以及众大臣不少信心,但是,依旧还有不少大臣,有些担心丁云的能力到底行不行? 因为蛮夷大军一向强横,他们每次能够抵御蛮夷大军,靠的都是数倍于蛮夷大军的人数和充足后勤才勉强成功。 现在丁云说她一个人就能搞定。 如果不是先前她催生过两个巨人。 还真没有官员敢相信。 所以他们有些怀疑,同时希望丁云给个准确的回应,并且要求做一些预防准备,万能没能成功也有个后备之选。 相当合理。 “只要他们不分散开来,九成的把握我还是有的,这样,你们稍微准备些人马,预备对付残存下来的蛮夷大军。 免得他们为祸乡村。 我现在就去做准备,希望陛下能够及时给我提供蛮夷大军大概到了什么地方,还有就是我对付他们的手段可能比较凶残,波及范围也比较广,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陛下还是下令让大家不要抵抗,尽量保住自己性命离他们远些。 这样也免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