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人中之最,不老长生(2 / 2)

在武学一道上走得更远,就不要只知一味追求强大的武学,要学会思考每一门功夫的理念,弄清楚其中的武学智慧,如此方能推陈出新。” “即便是一门最简单的武学,都包含了创造之人的武学智慧,这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众人连连点头:“晚辈谨记前辈教诲!” 林平之这一番话,无异于打开了他们认知的一个新天地。学武之人,要变得更强,就要追求至高无上的武学,这道理古今不外如是。 而今天林平之这番话却告诉他们,每一门武学中蕴含的智慧都弥足珍贵,都不可小觑。 世间习武之人甚众,能传道授业,会传道授业的又有几人?林平之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他们武学最深层次的道理。 “我的道理并非就一定正确,不可轻信不可不信。” 为师者按照自己的想法传授,只教他们怎么做?不让他们学会思考为什么这样做。久而久之,观念根深蒂固,一家之言,就成了至理。 万万要不得。 长此以往,武学势必衰微。 何以读书人之中总有圣贤辈出?而学武之人,却难有一个定鼎革新的人物?偶有一门神功出世,都引起全天下争夺。即便如此,还是没能造就武学盛世,反而造就诸多杀戮,许多珍贵的功典,都消失在了历史的河流。 盖因学武之人必蒂自珍,不像读书人,巴不得把自己的经典传扬天下。 “道理不辩不明,别人的道理并非一定正确。像读书人一样学以致用,方能有所成就!”林平之告戒道。 那年轻人沉吟道:“前辈……如此说来,学武也不能只是单纯学武,也要像读书人一般,穷经皓首参悟其中真意?” “有何不可?你何曾见过一个不通经典之人成为武林高手,成为武学宗师?真要是智慧通达之士,一门最简单的武学,都能玩出花来。” “强大的功法,代表更深层次的武学智慧。若连一门最简单的功法都理解不透,就算给你们绝顶神功,也只能望洋兴叹。” “文盲想练成绝世神功万中无一,即便成了,要成为大宗师也是千难万难。” 年轻人郑重点头:“晚辈明白了!” “好了,不提闲话,我接着说以武为道。” “以武为道,我分为寻道,见道,行道三步。知行合一能脱武夫之列,诚心正意可寻武道之秘。如要臻至极境,唯有二者兼具。敏于心,锐于行,不断求索精进。” “学前人之法,意指走前人之道,不离桎梏。唯有寻到自身之道,才能脱前人之法。” “寻道而见道!纳百家之法,成一家之言,照见己道。” 林平之曾在陆小凤世界寻到自身之道,在天下第一世界完成功体,方才见到自身之道的成果。所用功夫,绝非一朝一夕。 “所谓行道,意指一言一行契合自身之道,不违心,不逾矩。若违背己道,必将走火入魔,万劫不复。” 此言绝非林平之信口开河。 以张三丰为列,太极之道,包罗万物,圆融一体。若他所行违背此道,行掠夺杀戮之事,必然也是境界逆转,走火入魔的下场。 太极不单是一部功法,更是一种伟大的思想。无所不纳,无所不容,任何人学他的道理,都不会限于桎梏,反而可以从中踏出一条自己的路。而不至于像其他极端之道,只能容一人行走。 这就是大宗师的伟大之处,他们开创的是通天大道,能济苍生能救万民。 如同圣贤! 而非一人之道,路小人稀,走到最后只容得下一人。 林平之所悟剑我如一之道!人如剑,心如剑。剑者,锋芒也!这是一条百折不挠,不磨其锋的前行之道。 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这是一种不妥协,不认输,永远都在不断前进的精神。 亦属一条大道。 而像西门吹雪那般的无情剑道,却属于一人之道,只能容他一人行走。 当然这并不代表,这种道比林平之和张三丰弱,只是不适合于天下人罢了。 “前辈字字珠玑,晚辈等人受益匪浅!”一个褐色长袍之人弯腰一礼。 林平之没有回头,郑重道:“记住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通达智慧远胜匹夫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