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入京(2 / 2)

,怡风进了宫正在殿外候着请见,便也觉得奇怪:不是,明明放了他三天寿假吗,怎么今日又来了?

怡风进入内殿,向皇上请了安问好,便将方才在宫外所遇之事告之皇上。皇上听了,也不吃惊,对怡风说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前几天罗仲给我递了折子,回禀了此事。苏垵近来气温骤降,比往年冷了不少,又连续下雨,冻死了不少人。那个鱼肉市场估计也是刚好伤寒死了不少人,才被查封的。现在也已经重开了。那家人估计是离开了,刚好没遇上。你在宫外,便差人好生照料着吧。等他们好了,是送他们回去,还是在京城给他们找点事情做,也就得了。”

怡风听见父皇如此说,也还想再让父皇派刺史前去查探查探,但是又看见皇上精神似乎多有不济,想来是近日的政事繁忙,熬夜劳累所致。

皇上也不等怡风回应,又对他道:“你今日既进宫来了,有件事,朕想跟你商议一下。”说着便递给他一份折子,那折子是派去西原治蝗虫的于大侯写回来的奏疏,但见那上面写道的是:“罪臣于渺之,蒙陛下宽恩,准吾戴罪立功,臣感鸣在心,谨记圣诲,不敢有片刻懈怠。自离京,日夜赶路,风雨兼程,现已到西原两月有余,势必助西原蕃国治理蝗虫,不误国事。余以堑坎掩埋,膏火诱杀,养鸡鸭以蝗虫为食等法,三管齐下,颇有成效。蝗虫之害,更胜敌国千军万马压境,可谓国政之祸殃,农耕之宿敌,百姓生存之阴霾。陛下圣明,助领国一臂之力即是救自己于千万,防患未然,方为上上之策。臣替千万百姓感恩陛下明治。于大侯奏”

待怡风看毕,皇上又开口道:“既然于大侯已经奏书,西原郡主也到历城一个月有余,玩也玩够了,正事咱们也帮了,她到底是留还是回去,也该下定注意了。若是留下,你看,将她许配给谁好?若是走,也早日给她准备下,送她回去吧。”

怡风听到是此事,便回道:“儿臣得回去问问她。”

皇上又说:“我看,她既选择在你府内住下,多半是对你有情意。反正也不是正妃,她若愿意留下做个侧妃,你便纳了她吧。”

“可是父皇,她是西原的公主,做儿臣的侧妃,委屈了。”怡风一听到皇上这么说,便着急了起来,连忙拒绝。

皇上不在意地道:“不过是一个藩属国,有什么打紧的,做侧妃也就够了。就这样吧,你回去跟她说。这事就这么决定了。”

怡风还要再抗议,却被皇上一句:“退下吧,朕累了,这几日不用再进宫来了。”便给打发了出去。

怡风垂头丧气地出到宫来,连马也没去骑,慢悠悠地走着,若是可以,这回府的路,他希望永远走不到终点。天色阴沉,路上还有积雪,偶尔有一阵北风呼啸而过,吹得人脑袋清醒,怎么也忘记不掉那些接踵而至的烦忧。看着路上各色各样的行人,有穿麻着葛的农妇,有锦衣华服的贵人,有行色匆匆的游子,有杵在摊子后避风的商贩。他们也有他们解决不了的烦恼吗?这冬天于他们,是否也特别难过,特别寒冷?

“卖红薯咯,卖红薯咯。官人,天冷,买个红薯,热乎热乎?”突然一声吆喝声传进耳来,又有一阵一阵的香气飘来,引诱得人口水直流。怡风四处张望了一下,很快便看到那卖烤红薯的摊贩,天冷,确实适合来一个烤红薯。于是,他便走过去,要了一只烤红薯。那摊贩看到生意,立即热情地招呼起来,不一会便把一只烤得外焦里嫩,多糖多汁,冒着热气的红薯用油纸裹着交到怡风手上。怡风掏出银子,付了款,便剥开红薯的皮,趁着热乎乎,大口吃了起来。才吃了半个,他突然想起一人来,裴乂好吃懂吃,这红薯她必定也爱,于是又折返回去,对那卖红薯的摊贩说:“老板,再给我一个,要最大最甜的。裹多几层油纸,我怕凉了。”那摊贩一看是他,便又开开心心地给他包了一个最大最红的,用了五张油纸去把红薯裹好。怡风直掏出了一两银子来付给那个老板,也不等人家找回碎银,便骑上马,往王府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