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权贵的待遇都一样,有些病也许是‘富贵病’(1 / 3)

“既然唐主任都这么说了,那我就没什么好担心了。” 周灿安心的坐了下来。 男女同事为了交流工作,两人单独相处,这种事情在大工司几乎很常见。比如下属向上司汇报工作,或者像周灿此刻过来会诊。 “呵呵,咱们呀,身正不怕影子斜!说正事吧,这是患儿的病历资料,该做的检查基本都查了。在它院治疗过较长一段时间,但是疗效不理想。我组织科室的相关专家,甚至还邀请了消化内科的专家共同会诊,但是仍然没能查出真正的病因。” 唐菲主任把患儿的资料拿给周灿查看。 在医学上习惯把14周岁以下的患者称之为儿童。这名患儿是男性,今年已经满了14周岁。首诊的主诉症状为下肢水肿长达半年以上、腹胀。 入院治疗时还提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孩子的家长可真够心大啊,下肢水肿半年有余,一直不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周灿看完病史后,摇头叹息。 很多难治的疾病都是一点点拖出来的。真的就跟养虎为患差不多。 “说起来也不能全怪孩子的家长。这个小孩的父亲是当官的,母亲则是大公司的女总裁,家里面算是有钱有势的那种。就这么一个孩子,自然看得跟宝贝似的。听说光是给孩子请的家教老师就有好几个,还配有专门的保姆。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孩子的父母都很忙,没什么时间陪伴孩子。” 怪不得唐菲主任如此上心。 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人情社会,甚至自古以来便是如此。不管是以前的封建王朝,又或者现代的法治社会,人情关系永远都是社会规则的潜规则。 封建社会的贵族公子,官员的子女亲戚闯了祸,干了违法犯罪之事,县令敢抓人吗? 就算真的碍于民愤,把人抓了,也很难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最终偷偷把人放掉。 县令与那个犯事的贵族公子可能压根就不认识,也不认识他的家人。那为什么要拼着违反王法的风险把人放掉? 人家贵公子的舅舅是知府,官位比县令大得多。 仅此一条,就足以让县令放人了。 贵公子的舅舅也是明白人,暗中送上一笔银子给县令不说,还告诉他,以后有什么事,定会照顾一二。那个县令只要不傻,多半都会‘欣然’接受。 趋炎附势是人类经过几千年的进化后,生存于社会的一个本能。 有点类似于趋吉避凶,但是要更复杂,更高级一些。 这个患儿的父母很可能已经跟唐菲主任接触过,甚至跟院长或者院级领导打了招呼。这种情况下,唐菲主任就更加需要积极治疗这个患儿。 治好了,大功一件。 就算治不好,也必须表现得积极一些。 周灿点点头,继续查看患者的病历与病史资料。 患儿恶心、呕吐症状出现后,保姆担心孩子有什么闪失,赶紧告知了孩子的父母。这才赶紧带着孩子到医院治病。 首诊医院是省儿童医院,挂的是专家号。 瞧瞧有钱人家的孩子,这待遇,与古代的权贵之子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古代的皇子、王子生病了,直接就会请太医前去诊治。用最好的郎中,吃最好的药。 现代的权贵子女,则是进省内最顶尖的大医院,找专家。 专家给患儿做了三大常规检查,即血常规、大小二便常规,然后还做了一个腹部超声检查。 血常规提示WBC结果3.3*10的9次方每升。 PLT189*10的9次方每升,便常规正常。 腹部超声提示脾脏大。 患儿表现为乏力,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左右质地软,并且听到了移动性浊音。 然后发现患儿的双下肢轻度水肿,算不上严重。 专家给患儿做查体时,肝肋下未触及,不知道是担心引起患儿反感抗拒,没敢查还是怎么回事。 反正从做的检查能看出来,很规矩的那种。 相当保守。 从这里也能推断出,那个省儿童医院的专家接诊这个患儿时,存有一定压力。 是不是患儿的父母不好说话? 因为患儿的父亲当官,母亲是大公司总裁,有钱有势,又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现在发现儿子生病了,难免焦急。 言语间,态度上给接诊医生造成一定压力也是有可能的。 总之,接诊的专家只做了基本的几个检查,愣是一个多的检查都没敢开。 治疗就更有意思了,让患儿禁食两天。 愣是没开什么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只是让患儿禁食了两天,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患儿的病情明显好转。 专家就是专家,水平那是真的高。 没用药,只是让患儿禁食两天,患儿的病就好了。 可惜好景不长,过了不到两个星期,患儿再次发病。又找到那位专家,这次给出的诊断结果是初步怀疑十二指肠溃疡。专家又让患儿禁食了两天。 这位专家真是神一样的专家。 患儿的禁食两天后,病情再次好转。 周灿看到这儿,头顿时有点大。好久没有遇到这么离奇的疑难病例了。他凭直觉,这个病例绝对是一个地狱级难度的罕见疾病。 怪不得唐菲主任找了那么多专家会诊都没有结果。 省儿童医院的那位专家更是两次使出了禁食疗法也没能治好这个患儿。每次禁食之后,患儿的病情能有明显好转,随后反复。 周灿就在暗想,会不会是患儿的饮食有问题? 一些富贵人家在吃的方面很舍得花钱,各种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补品吃到腻。 这个患儿得的病,会不会是积食病? 接下往下看,患儿第四次病情反复时,家属可能觉得这个专家不靠谱,换了一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