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医院之间相互坑,可怕的坏疽病人(1 / 3)

“小伙子,汇款账号现在恐怕没法给你。我明天把这事报上去,召集所里的领导开个会,确定好以后再把账号发给你。当然,最好是你能亲自过来一趟,签份书面协议会更好一些。” 捐赠善款给个人,直接给钱就行了。 如果是特定用途的善款捐赠,也可以经过一个中间部门。 捐款给单位,手续相对麻烦一些。 能签一份书面协议,周灿觉得挺不错,对双方都有保障。他主要就是担心这笔钱被所里的领导给私吞了。 陈国礼信得过,不代表所里的其他人也信得过。 特别是一些行政岗的领导,捞钱的手段一流。 “那也行,明天商量好了再通知我。白天我要上班,没时间,签赠予协议的话,恐怕只能晚上。如果这笔善款用到了实处,效果还不错,以后可以考虑继续捐赠。你的国医精神,还有治疗我女友的显着疗效,让我看到了中医的潜力与重要性。看着中医不断没落,让人痛心。” 周灿与陈国礼约定好以后,带着苏浅浅告辞离开。 “慢走啊!” 陈国礼这次对他们的态度可就隆重多了。亲自把他们送到了门口,周灿返身“请留步!” ……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就是大半个月过去了。 急诊这边因为有着周灿这柄手术刀,业绩蹭蹭地往上涨,住院病房的正式床位数,从四张增加到了十张。科里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愣是从输液室又腾出一间病房。 之所以没突破十张床位,那是因为卫生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每增加十张床位,至少需要配备一名医师、四个护士。 急诊科的人手不够。 上个月刚扩员,现在无论有多艰苦,也得再韬光养晦一阵子。往上窜得太快,盯着的人也多,到时候反而容易遭受各方阻力。 正式床位数增加到十张,再加上那些临时床位,现阶段基本上够用了。 管床医生本来一共是三位,两个正式住院医,外加一名实习生。 现在实际住院床位超过二十张,娄主任又调了一个实习生帮着一起管床。护士人手同样吃紧,由牛岚护士长想办法解决。 总的来说,急诊的手术室、住院病房运转还算顺畅。 前面大厅接诊、后面检验室做急诊检查、筛选出急诊能处理的患者到急诊手术室做手术,做完手术后,患者直接回家或住院继续治疗。 现在这条产业链在急诊科基本得以完善。 也成了急诊最重要的创收产业链之一。 急诊的抢救室、重症病房这条产业链的创收同样很可观。 至于急诊的其它业务,基本处于打酱油状态。 内科做各种检查项目、开药的收入只能算是勉强不错。 总之,急诊虽然很差劲,但是借助图雅这块金字招牌的巨大流量,每天的接诊病人数量十分可观。这么多年下来,科医的医护们在娄主任的领导下,早就有了一套创收的办法。 富不了,也饿不死。 与那些权重科室比起来,算是惨兮兮。与冷清的县级医院比起来,肯定强多了。 从这一点也能得出个结论,背靠大树好乘凉。 研硕、直博、普通博士生想尽办法也要挤进图雅这种大院,自有其道理。 这天,周灿中午吃完饭准备回手术室工作,急诊的接诊厅却是发生了争吵。 一位病人躺在平板床上,右腿的裤腿卷起到接近膝盖的位置,可以看到腿部腐烂严重,且有一定程度的渗液与组织融化。缝合线有的地方已经崩掉了。 周灿一眼就看出这是典型的坏疽。 处理不好会死人。 戴肢保命属于较为常见的操作。 当然,一般情况下,家属和患者本人都不会愿意截肢。 于是,会请求医生想办法治疗。 医治这种伤口感染化脓,出现严重坏疽的患者,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坏死组织全部清除干净。然后把病人收治住院,借助抗生素与医护的专业护理,等着伤口自动愈合。 通常来说,只要控制住了感染就能保住患者的病肢。 有些情况严重,或者病人的免疫力差,又或者有基础疾病,做了手术也没用。 最终还是只能截肢保命。 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腿部发黑坏死现象。 家属哭哭啼啼,跪在地上,请求护士和医生收治这个病人。 但是急诊医生表示这个病需要送到专科住院部治疗。急诊只能处理简单的急症病人,治不了这种伤口感染化脓,已经发生坏疽的病人。 如此严重,急诊哪敢收啊! 看看急诊的接诊医生,一脸畏惧,把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就知道这个病人有多恐怖了。 别看病人现在还活得好好的,病情恶化起来,一个晚上就能急转直下,直接发展成败血症,甚至是更严重的脓毒血症都很正常。 在医院经常可以看到明明患者的肢体伤情不算特别严重,感觉好好治,能保住。 医生却坚决要求截肢。 而且换一家医院,同样是这个结果。 不是医生草管人命,而是肢体坏死的后果极其严重。有时候患者和家属只能看到表象,医生凭借专业知识与经验,能够看出病人的病情走向。 明知道保不住,与其到时候危及生命,还不如果断截肢保命。 周灿这人有时候看似无情,但是看到这种场面,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同情心。 即便他已经领教过无数次患者与家属带来的心寒,依然保持着感性的一面。 特别是看到那个小孩子才三四岁,跟着他妈妈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医生收治他爸爸。这场面看着让人破防。 “专科那边不收吗?” 周灿走过去询问当班的护士。 “普外不收,重症医学科那边让找普外科处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