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在儿科也是小有名气了,谈话技巧(3 / 3)

直到人家离开门诊室。 …… 周灿的门诊日常,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 与普通的儿科门诊医生相比,他在门诊室有时候会给患者做一些简单的治疗。做得最多的就是正骨。 没过多久,那个摔伤右臂的小男孩做完检查回来了。 只要照个X线光片,并不需要太长时间。 “你们看,孩子的肩关节都从关节囊里脱出来了。这个算是摔得相当严重了,以后一定不能再让孩子在车顶玩了。幸亏没有摔到头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周灿严肃的对家属说道。 “医生,那我儿子的右手怎么办?需要住院做手术吗?” 孩子的母亲二十七八岁,穿着打扮都不差,气质也还行,可是一提到儿子的伤情,她就带着哭腔。可以想像,小男孩平时在家里必定被宠得不行。 现如今,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了,谁还不是当成心肝宝贝一样疼爱着。 看到孩子有点病痛,急得不得了。 “做手术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而且耽误他学习,还会留下难看的疤痕。我试试看,能够以手法帮他把断掉的右臂接回去那是最好。” 周灿的心中其实有着九成以上把握。 但是说话必须注意留余地,不能说得太死。万一接不上去,或者没接好,孩子的父母骂他都是轻的。有些暴躁一点的家长,甚至会动手打人。 周灿坐诊的时间长了以后,与家属沟通的技巧更加精纯。 先是把病情说得严重一些,然后给出治疗方案时,要突出他心中预定方案的好处和优势。这样就能引导着家属自行选择他预定的治疗方案。 不然,有的家属总认为最贵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