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药理归经,持续上腹阵痛的患者(2 / 3)

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有哪些基础疾病、发烧的病因等多方面的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好的降低药害作用,真正做到因病施治。 从这方面来讲,主治和住院医师的开药水平真不是一个级别。 “周医生,能请你帮我看看65床的病人吗?” 周灿正在病房内查床,组内的女规培生余馨找了过来。 “怎么啦?” 周灿扭头问道。 自打他进入消化内科后,管的病人全部得到有效治疗,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很多人嘴上不说,心中却是对他的能力十分佩服。 组内的余馨就更不必说了。 “就是上次那位感染了沙门氏菌的大妈,刚从重症医学科转回来了。我看她的情况依然很吓人,我的水平有限,担心出事。请你帮忙把把关,我可以放心许多。” 余馨解释道。 她现在只要遇到搞不定的患者,或者拿捏不准的情况,就会向周灿求助。 找同样是规培级别,能力比主治还强的周灿帮忙,可比找尚主任、黄兴贵要容易多了。 也没有那些心理压力。 “唉,那位大妈也真是的,当初要是感染了沙门氏菌第一时间诊治,那该多好啊!非得拖成重症才肯就医,捡回一条命算是好的了。” 周灿摇头叹息。 跟着余馨来到65床所在的病房。 大妈的老公早就出院了。 反倒是她这个陪护因为无知和侥幸心理,活生生把自己整进了重症监护室。 “阿姨,现在能说话吗?” 周灿看着病床上病怏怏,人都瘦了一大圈的大妈,心情很是复杂。 大妈看到他,差点没掉眼泪。 “周医生啊……当初我要是听了你的劝,也不至于半只脚迈进鬼门关。我这心里堵得慌,肠子都悔青了,我害了我的家庭哇……” 旁边专门请假前来照顾她的女儿赶紧给她擦眼泪。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保住性命就是最好的结果。不是有句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我相信您以后一定会过得很幸福,您看,您的女儿这么孝顺,特意请了假在病床前照顾你。” 周灿也不太会安慰人。 只能大致安慰大妈几句。 “我先给您量一下体征,如果您有哪里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诉我们。还有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就没必要再纠结与后悔了,保持愉悦的心情,您还能早几天出院。要是心中愁闷,胸气郁结,这对康复可是非常不利。” 周灿继续劝说这位大妈。 没办法,人家都已经倒霉成这样了,当医生的能帮就尽量帮病人一把。 “唔唔……我听你的,这次我一定不再自以为是!” 大妈吃过一次亏,再不敢任性。 她的女儿也是趁机安慰母亲。 “妈,医生都说了要您保持心情愉悦,您就别再为这事自责和发愁啦!”她是真心希望母亲能够活得开心一点,解开心结。 “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呀!爸已经在两天前就出院啦!正在家里养身体呢!他还在念叨,你妈没在家,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我和大嫂笑他没看到您,就跟丢了魂儿似的。” 原本还沉浸在自责和后悔中的大妈,听了这话,脸上果然露出了笑容。 “他当着我的面,可从不说这些好听的话。等我出院了,一定要给他炖一锅鸡汤。让他吃了早点恢复身体。” 大妈突然想起自己和老公就是喝了有问题的鸡汤才被感染,赶紧向周灿问道“周医生,自家养的鸡能吃吗?” 她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喝‘毒鸡汤’都有心理阴影了。 “当然能吃。只要是健康的鸡,并且煮熟煮透,完全没问题。鸡的补性温和,大病初愈,非常适合用来滋补身体。” 周灿笑着道。 站在旁边的余馨,此刻也是禁不住莞尔而笑。 这位大妈也有着可爱的一面。 周灿给大妈量完了体温、血压、心率这些基本体征,然后又了解了大妈此时的身体症状。 “阿姨目前的体征、症候都还不错,相信保要积极配合治疗,要不了多久就能康复出院。”周灿的这番话,同时给余馨和大妈、家属吃了定心丸。 几人的脸上均是露出喜色。 病人能够康复出院,这是患者、家属、医生、护士的共同追求。 “周医生,能请您再帮忙看看患者的医嘱吗?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余馨可能也担心被周灿嫌她事多,又解释道。“尚主任说的,我和段子富遇到医嘱上拿不准的事,可以请教你。” “尚主任还真是抬举我!” 周灿露出一丝苦笑,自己也只是一个规培生,并没有尚主任想的那么强大。 不过幸好他的药理辨证已经晋升到了四级,只要不是遇到太复杂的病情,基本都能搞定。 仔细把患者的医嘱看了一遍,没什么毛病。 “医嘱与她当前的治疗、症候都很匹配,可以继续使用。不过仍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映。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必须第一时间找上级医生处理。” 大妈刚从重症监护室转出来,身体还非常虚弱。 根据周灿在重症医学科的规培经验,这种患者属于重点护理对象。 周灿正在与余馨说着话,郑洪涛主任手下的高年资住院医师——黄亮,快步走进了病房。 只见他径直走向67床。 看来这张床位的患者归他管。 黄亮看到周灿,不由微微愣了一下,表情多少有些不自然。 因为七天前,那位急性胃肠炎的病人差点因为他的误诊误判,以及拖拉延误,造成患者死亡。 当时的情况特别凶险。 只要再迟送去胃肠外科两三个小时,患者就有可能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周灿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发生了肠穿孔,不但救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