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又走了一位,临危出战(2 / 3)

缝合胆管切口。 这一步非常考验缝合技术,如果T管周围漏胆汁,就是缝合不到位。 好在周灿的缝合、结扎术全都达到了副主任级别。 整个操作过程,算是有惊无险。 到得这一步,就可以直接切掉胆囊了。 把胆囊切完后,冲洗手术视野,再放置腹腔引流管。 手术过程中,将腹腔引流管经右侧腋前线戳口送入腹腔置于T管周围及肝肾间隙,这个步骤的操作远比想像的困难。 好在周灿经过努力,总算是不负厚望,成功完成了整台手术。 “柳老,请教您一下,刚才我在切除胆囊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胆囊有恶变的征兆。这种情况,需要做病理送检吗?” 周灿询问柳老的处理意见。 “一般不再送检。既可降低治疗费用,为患者节省开支。也能避免送检结果很糟糕,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胆囊已经切除,它已经不可能再癌变,所以没必要再多此一举。不过术后查房时,告诉家属或患者本人,你这个胆囊好在切掉了,因为我们发现有恶变的可能。患者及家属听了后,会对手术效果感到更满意。” 柳老指点着周灿如何巧妙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医生与患者方的沟通极为重要。 充斥着整个围术期。 沟通好了,可以大幅提升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与好感。沟通不良,会为医患纠纷留下隐患。 “当然啦,如此胆囊发现明显肿瘤,甚至有可能出现转移的风险,那就必须送检。更要注意周围的淋巴结节、血管是否有病变。” 真有大问题,淋巴是第一个卫士。 可以发现淋巴肿大,结节等等。 手术完成后,剩下的直接交给苏醒室与监护室的医护们。 何学升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犹豫了几秒,用有些为难的语气道“柳主任,咱们组今天共有九台手术,现在已经把两台最大的完成了。还剩七台一二级手术。本来有着宋泽分担一部分,忙到晚上八九点应该能全部做完。现在只剩我一个主治医师……实在有些为难。”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周灿的手术速度那么快。 实际上,大多数外科医生的手术速度都很慢。 因为他们非常担心弄快了出事故。 宋泽走了后,二级手术肯定都得落在何汉升头上。一级手术,住院医师万三烙能够分担一部分,但是分担能力很有限。 也难怪何汉升为此发愁。 他很可能加班到晚上十二点都弄不完。 事实上,医生不是铁打的。 做任何一台手术都需要全神贯注,保持体力、精力充沛。疲劳状态下根本没办法给患者把手术做好。 “你一人能力有限,精力有限,确实没办法胜任这么多台手术。适当的推几台到明天晚成,尽量撑过这几天,以后我们坐诊时接到的手术病人可以推一些给其它组。” 把病人推给其它组,这是无能的表现。 柳老如果不是实在没了办法,也不会做出这种决定。 何汉升已经是主治医师,而且是一员重要干将。他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接下来两三天都会超负荷运行,这对他将会造成巨大影响。 请其它组的医生帮忙消化多出来的手术病人是为数不多的好办法。 只是这么做,对柳老的面子会造成很大伤害。本组的医生们也会抬不起头。 本来跑掉了三位医生到其它组就已经很丢人了。 现在求着其它组帮忙消化手术病人,只会让所有人笑话他们这一组。 在这场竞争中,他们小组第一天就败了。 这就是最残酷的事实。 “柳老、何医生,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你们如果能答应,或许咱们组的手术病人可以照收,不必减量。” 只要帮助这个小组在竞争中胜出,到时候组建了新的亚科室,自然可以招收更多的优秀医生加入。 最关键的就是撑过眼下的难关,争取在竞争中赢得胜利。 因为普外科这次肢解,成立多个新的亚科室,至少会有八九个。 随便在哪个普外和疾病领域胜出,都能有机会获得亚科室带头人的资格。 “你说!” 柳老、何汉升,甚至包括住院医师万三烙,不有几位规培、实习生,都是期待的看着周灿。 他们不想就这么轻易一败涂地。 都想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在你们俩人手术时,我也在同一间手术室内单独做手术。比如,你们消化三级大手术,我可以帮着消化一二级手术。我的手术实力,相信你们也清楚,缺少的就是独立手术准入资格。” 周灿把话说到这个程度,相信柳老与何汉升都能明白他的意思。 “这……倒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只要周医生做出来的手术能够保证质量,不出事故,可操作性很强。” 何汉升的眼神一亮,有些看似存在一定风险的骚操作,确实能有效解决难题。 更有可能创造巨大效益。 对于周灿来说,他不缺钱,缺的就是手术经验与经验值。 大量一二级手术,可以让他迅速赚取大把的医术经验值,积累丰富的手术经验。 在急诊科规培的三个月,大量手术就给他打下了坚实的手术基础。 直到现在,他仍然受益无穷。 “小周以前在急诊科创造过奇迹,时隔一年多,你已经变得更强,我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当时因为急诊科的手术量狂增一两千台一个月,大外科的谢主任急得跳脚。 还为这事闹到了副院长层面。 “这么说,你们是同意这个方案了?现在就可试行,今天的手术病例我都已经了解过,只有两台二级手术需要上级医生细致指导,其它的都有信心独立完成。” 周灿的准备还挺充分。 所有手术病例都详细了解过